第三十四章 钢铁生产(1 / 2)

加入书签

 1632年1月1日,是公民制度正式生效的时间。这个免费医疗,只是黄复华推行的公民制度的其中一个福利。

随着大凌河之战的胜利和东江镇的成功收复,对于自己的实力,还有成功改变历史的可能,黄复华已经有了足够的信心。因此,改善民生,凝聚向心力,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先说说这公民证,每个黄家庄的公民都会分到一个小木牌。这个长方形的小木牌用硬木制成,外涂清漆,上书黑字。最上面是“天地玄黄”四个大字,就是黄家庄的意思;然后是发证时该公民的居住地;再后靠下面的一行就是这个公民的姓名。由于许多人以前没有名字,除了会起个新名之外,往往还会标上以前大家对他的通俗叫法。最下面是两串阿拉伯数字,其中较上面的一行是公民证的编号。

为了防伪,木牌上方雕出了一个小空槽,里面封入一个彩色塑料小条。正面有个小孔能看到彩条的颜色。根据红男绿女的说法,男的公民证用红条,女的用绿条。什么?不男不女的人妖用什么颜色?似乎大明朝不出产这个,黄复华自然没有考虑。

为了防止被别人捡到冒用,每个公民证还有配套的一个校验牌,这个牌子上画了很常见的一种动物。编号数字,这个动物对应的数字乘以圆周率转化而来的31416的乘积,两者相加,就是公民证最下面的那一串阿拉伯数字。当该公民在居住地以外使用这木牌公民证时,就有可能会被问到对应的是什么动物。一样的动物,但“男宝宝和女宝宝是不一样的”,性别不同对应的数字也不同。

如今这黄家庄的范围,可不是仅仅崇明岛黄家寨村这么一个地理上的小村子。崇明岛的许多地方,嵊泗列岛,山东荣成基地,东江的许多岛屿,还有江南,辽东的各处黄氏产业,农庄,已经超过了这个时代欧洲海上强国荷兰的一半国土面积。

黄家庄的内部流通券已逐渐向货币的角色发展,也成为联系各处黄家庄的金融纽带之一。水路交通附以陆路交通,是联系各处的重要脉络。

各处还建立起了崇明会所,在内外交流和商贸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任何一个黄家庄的公民只要拿着公民证到了崇明会所,都可以以优惠的价格得到妥善的照顾。哪怕身无分文,崇明会所也会派人把这个公民送回居住地,然后再结算费用。在外得病的公民也可以通过会所享受免费医疗。

如果说,陈风一家子是刚解决温饱问题的穷困户,那么,高灿就是先富起来的人。

高灿是黄家寨村边上陈村原先那个小铁匠铺的老员工了。自从黄老爷找上门来,这生意就跟吹猪泡泡一般,迅速扩大起来。高灿的薪水也水涨船高,现在一年都能拿到近五十两的薪水了。这收入,据说和县太爷明面上的工资一般高下了!

故事背景是明代的清朝著名小说《儒林外史》,关于范进中举的章节里记载,范进的老丈人胡屠户对范进说,“每年寻几两银子,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是正经。你问我借盘缠,我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得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风!”一天一钱,一年也不过36两,胡屠户虽然职业不体面,赚钱可算是多的。

不过,高灿的薪水再多,和自己的老板比起来,就是毛毛雨了。现在陈老板拥有的可不再是小铁匠铺了,手中的产业规模膨胀得大发了。

不光从江苏吴县引进了不少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炼铁竖炉等设备也拔地而起。“铁炉深一丈二尺,广前二尺五寸,后二尺七寸,左右各一尺六寸,前辟数丈为出铁之所,俱石砌,以简千石为门,牛头石为心,黑沙为本,石子为佐,时时施下,用炭火,置二鞴扇之,得铁日可四次。”

炼铁所用的鼓风器也是这世界上的一种先进鼓风设备,为双行程的活塞式木风箱。由于箱体结构和活门设置巧妙,使得正、逆行程都能送风,为炼炉提供连续的风流。要四个人拉拽的大型木风箱,加上橡胶密封的应用,风压可达半个大气压。

说到钢铁生产,直到明末,无论是从产量,还是技术,诸多方面,中国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就有了冶铁炼钢的技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