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郧西反围剿(1 / 2)

加入书签

 尽管郧西、上津两县的政治形势发展喜人,人民的生活rì益富足,然而这边的军事形势却是rì渐紧张。

崇祯七年的正月十六,晋西南自治区正式举起了吴王的旗帜,晋西南守备团的三千人,以及各地的民兵组织共同担负起守家卫土的重担,其它的守备团战士,野战团出兵郧阳后的剩余部队,共一千五百余人组成了南下dú lì纵队,沿黄河东岸水陆并进,直取晋陕豫三省交界之地。而出兵郧阳的野战团也分兵一千,组织了北上纵队,在早就布局在丹江水道附近的各处福威镖局的配合策应下,如今的商南,丹凤两县地区也正式成为了吴王政权的领地。

就在两路纵队眼看不久之后就能实现胜利会师的时候,明军却向郧西地区先行反扑过来。原来,面对各路“反贼”齐聚郧阳的严重形势,郧阳巡抚蒋允仪束手无策,只能是上书朝廷,自请死罪。明朝的大臣们认为“反贼”之所以能“流突无定”,是因为“各镇、抚事权不一,互相观望”,崇祯皇帝同意“以重臣开督府,统摄诸道兵讨贼”。朱由检提拔延绥巡抚陈奇瑜为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军务,“视贼所向,随方剿抚”。

眼看陈奇瑜领着左良玉,曹文昭等一干猛将,还有各省集结起来的近万明朝大军追到了屁股后头,其它反王们都相继离开了郧阳地区,分别向四川北部和陕西南部转进。于是,坚守郧西、上津地区的吴王政权就一下子凸显在明朝追剿大军的面前。陈奇瑜一方面自领大军,会同陕西和四川的各地官兵,继续追剿“流贼大军”。另一方面下令左良玉率领所部jīng锐,会同郧阳府的官兵,以超过三千五百人的兵力,一举荡平这路反贼!

这天,在靠近四川的一个郧西小镇边上,一对夫妻正和往常一样,男的帮着女的正在家里干着纺织的活计。传统的中国农村生活说是男耕女织,实际上,农忙的时候,女的上田头,农闲时男的帮着织布,也是常事。

新官府带给大家的,还包括纺织在内的各种新技术。原本这边大家用的都是单锭纺机,与松江府那边通用的,由黄道婆传下的三锭纺机已经有了很大的落后。不过,单锭纺机算是这个时代世界上的一般水平,英国,印度都是这样的。如今这江南先进的全套纺织技艺已经传遍了郧西这里,而这对小夫妻所用的,更是先进的“竖锭纺机”。这种新式的脚踏式纺机,结合了中华大地的传统纺织机械的先进xìng和原本百来年后才出现的“珍妮纺机”的特点,脚踏驱动的车轮能够带动八个旋转的锭子,纺出结实的棉线。

正当小夫妻俩专心致志地用劳动创造着幸福生活的时候,一个不速之客突然就闯进了他们的家门。张家三小子急匆匆地跑了进来,神sè似乎还有些紧张:“赵青大哥,镇里来人通知叫你去一趟,说是左良玉领兵前来进犯,要开会布置任务!”

“哦,左良玉领兵来剿咱们?这可是大事,我这就赶紧去镇子,和驻军一道商量一下对策。叫弟兄们放心,我们肯定会有办法的!”作为本镇民兵队长的赵青说道。

“成,你快去快回吧!”张家三小子爽快地答应了。

很快,赵青便急匆匆地跑进了驻军首长陈云的房里,陈云一把将他和另一个民兵队长拉到了一张大幅简易地图面前,说:“你们看,左良玉的先头部队离我们这儿只有二十里路,如果他们急行军的话,估计一个时辰(2个小时)的时间就能到,我们要赶紧布置,做好战斗准备。”

“这次左良玉出动了多少人?”赵青问道。

“我们的侦察兵已经摸清楚情况了,这一路左良玉亲自带队,足有两千多人,光是骑马的就有三百多!”陈云说道。

“好家伙,这个对手真不弱啊!”赵青有点发愁。

“没事,我们的兄弟都是个顶个的英雄好汉,打左良玉这帮殃民军绝不含糊。”陈云笑着给他们鼓劲。“虽然我们人数少,正规部队不过五百人,加上你们各路民兵,也就一千人出头。但我们有广大群众的支持,为的是保家护民。这士气可不是军纪败坏的左部官兵能比的!你们要做好动员,要让大家有充分的信心啊!”

赵青看着陈云满怀信心的样子,也轻松了不少,笑着表态:“好,就干他一票大的!打他狗娘养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