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南洋霸主(1 / 2)
公元1634年,崇祯七年农历正月之后的rì子,响彻在中华大地上的主旋律,还是和平,和谐。尽管崇祯皇帝对于失去了江南这样大片的富饶之地那是痛心疾首,大明朝的财政收入也因此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可是,对于皇帝陛下几乎天天都会下达的进剿命令,大明朝廷上上下下却是光听不做。
面对占据江南的黄氏反贼,大明朝实在是派不出可用的兵马啊。就算是有那么一支忠于朝廷,悍不畏死的jīng锐部队愿意担负起进剿之责,可是出兵的粮饷又从哪里来呢?!
大明zhōng yāng是有心无力,而对于那些与江南吴王政权接壤的大明地方官府来说,更是连进剿的心思也不敢有。那边是兵强马壮,政通人和;自家却是实力衰微,连养家糊口的银子都快发不起了,还好意思说啥!因此,安徽,江西,湖北,山东这些地区的许多地方官府,名义上都是忠于大明的,实际上却纷纷与南京吴王政权亲密接洽。大明官场私下广泛流传着这样一种新说法:一颗红心,两种准备。
由于沿途的大明地方官府都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应对措施,通过大别山山脉和长江水道,大批西进干部携带着各种必要的知识,技术和资源来到了郧阳地区,再到达山西和陕西的新占地区。到了这一年年中的时候,尽管不曾用兵,黄复华的统治区域实际上已经连成了一大片,形势十分喜人。
勤练内功的吴王政权实力不断膨胀,南京作为大明的南首都,底蕴还是非常丰富的,这一切都顺利地得到了消化吸收。别的不说,光是整理出来的郑和下西洋时期的造船资料,以及龙江造船厂等官营作坊的技术和人员的积累,就使中华军的船舶技术上了一个大台阶。从此,中华军海军的称呼正式取代了水军的旧称。
公元1634年5月1rì,龙江造船厂全新打造的二级战舰“南京号”正式下水了。“南京号”全长50米,宽10米,深5米,载重760吨,正常航速达到了5-8节。
“南京号”用上好的柚木建造而成,船板采用传统工艺,是靠楔子和榫子来固定的。该船分十五个水密隔舱;船上有三根用铁木制成的桅杆,主桅高达27米,头尾桅分别高23米和15米;主帆几乎重达九吨;船上携带三个巨大的船锚,船舵重达七吨以上,可以由位于艉楼上的两个轱辘随时吊起来。
“南京号”两侧的船舷上各有十个方形的窗口,那是该船配置的二十门重型火炮的炮眼,这些火炮的shè程都达到了七八里之远,不论是shè程还是jīng度,都是这个时代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应用铜片等材料,还对船上的许多重要部位做了防护。“南京号”的额定载员为两百名,除了五十人的船员、炮手的编制之外,还包括一支150人的海军陆战队连队。
一系列的武功,使得新兴的吴王政权作为东方第一强国的形象得到了广泛认同,中华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南洋新霸主。南京国子监本来就是南洋各藩属国留学天朝上国的集中地,各国的留学生们不光在这里学习中华文明,也肩负着打探消息,刺探情报的重任。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除了朝鲜和琉球这两个早就和吴王政权紧密合作过的国家,还有rì本这个手下被胖揍过的主,其它各个国家都对于新政权很有不屑。这个吴王,哪有一点上国之君的气度,他的官府上上下下都钻到钱眼里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