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还乡团(1 / 2)
钱镖头话音刚落,一个去前头探路的年轻人正好回来了。这个“镖师”身材魁梧,头上包着青布,身上还背了一把大刀,只听他镇定地说道:“头,前面看上去没事。我们可以继续赶路了。”
钱镖头掏出了一包烟,一边顺手给他递了一根,一边说道:“行,先让大伙儿喘口气,休息一下,我们也过下烟瘾,然后,大家一起安全快速地过界。”
钱镖头下令大家休息的时候,就在山岗上的一个隐蔽处,杜松领着十多个兄弟正静静地埋伏着,等待着“肥羊”的上门。
杜松是山西大同的本地人,军伍出身。他们杜家原来是凤阳府的,据说还是本朝太祖的时候,一位老祖宗作为北上驱逐前元余孽的明朝大军中的一员,来到了大同军镇,从此在这里落地生根。当年,当兵的饷银不缺,时常打个胜仗还有赏银分,杜家还分到了一份军田,不然那位老祖宗也没法起房子,娶娘子。不知是祖上的什么时候,据说杜家的那块军田先是被某个监军太监吞走了一块,后来余下的那块地也被抵债给了一位守备大人。总之,自打杜松的爷爷起,就只能靠军饷度rì了。
可是自天启年间,九边缺饷就成了常事,动不动就是缺饷三五年,不是寅吃卯粮,而是卯年还领不到寅粮!作为底层军士,只好开始典当盔甲,售卖武器,沿街乞讨。再过些rì子,已经无物可卖的,就只好卖儿女,老婆,或者离开军队潜逃在外……
杜松就是这样一个被逼上了绝路的人,去年寒冬来临之际,他还只有单衣御寒。作为一名老行伍,他的威信颇高,于是杜松领着同样陷入绝境的十多个军中的兄弟,出手抢了一些过冬的衣物,潜逃了出来。
在逃兵不断的崇祯时期,在贼寇横行的山西地面,杜松和他的兄弟们马上就适应了新的生活。他们杀伐果断,组织严密,进退迅捷,从事起这杀人越货的无本买卖,简直是如鱼得水。每做成一笔买卖,杜松就领着他们远离事发地,在别处逍遥快活一阵。等钱财花得差不多了,就又干上一票,得了手再次远遁。
这回他们就盯上了逃难到“中华帝国”地界的人群。杜松心想:“再怎么穷的苦哈哈,逃难出来,估计也会有多半人随身带着压箱底的宝贝,长命金锁,世代相传的玉镯,哪怕就是三五钱碎银,大爷我是来者不拒啊。”于是,刚才探路的镖师过来时,为了不打草惊蛇,他们小心躲藏着,并没有露出破绽。
当段家商队继续上路,打头的人都已经翻过山头时,杜松突然发出一声口哨,十多个兄弟跟着他一跃而起,数个起伏后,他们就突入了这支“奇怪的商队”,砍翻了一个镖师之后,七八个人拿着刀剑把二十多个难民团团围住,其他人随着杜松行动,和反应过来后围过来的镖师形成了对峙。而倒霉的两位泽州破落秀才,都在这被围的二十多人之中。
带着家室的章宗俊和孤家寡人的陆晓誉,眼看就要到达光明的彼岸了,却又落入了一群凶神恶煞的手里,这反差未免也太大了。看着周围闪着寒光的刀刃,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死亡的气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