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慈悲 之五(1 / 2)

加入书签

 丁继先出其不意的一掌将谭观道打飞出去,这掌法飘忽不定,而且掌劲威力十足,很多人甚至还没看清楚出手,便只能见到远远跌落下来,如同一堆软泥的谭观道。 书

所有人一齐愣住,默然间做不出声,接着又是一阵雷鸣般的喝彩声响起来,大家今日所见,北斗旗内的故人自然希望丁继先获胜,便是那些被史敬邀约过来观拳的豪杰们,也为丁继先百折不挠的劲头所感染,对他多了些期待,丁继先急剧的喘着粗气,慢慢将方才已经半弯下的腰肢挺立起来,耳听着千百人对他鼓掌叫好,他的胸中下意识生起一股得意自豪的锐气,同时……也有疑虑,他茫然抬起自己的右手,放在眼前仔细的看,神色复杂。

柳顺意料不到事出变迁,他仔细朝场下看了好一会,才微微回过头来,钦佩的瞄了杨宗志一眼,心想:“怪不得我方才说谭师弟必胜,他总是笑着不答话,原来……他早就看出来丁少旗主藏着杀招,一直隐忍着等待谭师弟自大松懈的时候,才会一举出来,风兄弟……果然是个人才。”

费幼梅与丁娆娆却是看的清楚分明,这丁继先方才无意使出的那掌法,正是昨夜里她们偷偷看到,丁继先随着洪崁离私下练习的铁掌功,初始丁继先并不知道这掌法是何人所传,直到昨夜后他听了叶若碎的口述,才明白过来洪崁离是基于负疚的心理,将生平得意的绝技私授给了他,丁继先更是立下誓言,以后再也不会将这铁掌功用出来。可是方才性命堪忧的情势下,他脑子无暇思虑,只是下意识的便使了出来,解了自己的围。

费幼梅概叹的横过晶莹小脸,幽幽的吸气道:“丁姐姐,看来……看来世事果真是有因果报应的呢,你弟弟誓说再也不用这套掌法,可是……可是正是洪老前辈的掌法,刚才救了他一命,不然的话,此刻他怎么还能好好的站在这里。”

丁娆娆茫然的点了点柔顺长劳下的小脸,直到此刻她才意识到为何杨宗志一直叫她不用过于担心,只因他们昨夜见识到丁继先身具大江两派的武功路数所长,明眼人只会防着他气劲凛然的震旗功,却丝毫也想不到他还会使出这般阴柔的掌力,丁娆娆的唇角嗡动了一下,想要抬起头来对杨宗志说话,却又不敢,方才弟弟生命垂危的时候,她敢于放下心底的羞怯,将清丽眼神肆无忌惮的漫射到杨宗志的俊脸上,只希望他能给自己一些安慰,但是现在平复下来,事后想想,只是这么一想,便能让自己面红耳赤的抬不起头,更别说还能直视他的眼神,那更是要了自己的小命,根本无法做得到的。

杨宗志叹气道:“谭观道也是当世名家,过了这一关,只怕……只怕丁继先便难有什么阻碍了。”今日比武的一共会是四个人,杨宗志他自己不参与,那剩下的只会还有一个对手,当今天下的英杰少年,除了谭观道外,也许只有少林的慧敦禅师和武当的天丰等人可以稳稳的战胜的丁继先,但是这些人要么出身名门,要么又受到派里师父长辈们的器重,自然不会前来挑战一个小小的旗主之位。\\

杨宗志这话里的意思,费幼梅和丁娆娆都听得隐约可懂,可是柳顺意却不明白,为何比武即将开始,杨宗志还会好端端的站在极远的石台上,气息宁定,淡淡的说着毫不着边际的话。

柳顺意想起适才清丽的师妹与自己争论时说道:“他……他不会去作这北斗旗的旗主了……”柳顺意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强笑道:“我这次来到中原的时候,沿途听说中原武林的不少好事,给当今天下排了所谓十大少侠,里面当其冲的,便是风兄弟你。”

他话说到这里,比武场下已经收拾干净,先前那个粗豪的嗓音又响起来道:“下一场,是蒋征长老推举的古色,和莫难长老推举的风漫宇之间进行。”

话音刚落,场下便传来一阵轰天的叫好声,这里面的围观群豪中,有很多过去都在少林寺中见识过杨宗志的身手,对他乃是自内心的衷心佩服,而且他这半年来如同彗星般崛起,一时盛名在外,整个天下都不做二人想,心怀憧憬的少年人,又有哪个不想如他这般快意江湖,作下几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来,得了天下各大门派掌门的一致推许。

远处的掌声愈浓烈,大家双目放光,只等杨宗志徐徐登场,站在外围的忍不住都踮起脚尖,脑袋左摇右晃的期盼,虽说这古色之名大家从来也没听说过,但是风漫宇的赫赫威名如雷贯耳,很多人滞留在北斗旗里不离去,等的便是今日这场盛会,等的也正是看看风漫宇的出手。

那老的话音落下,大家翘期盼了好一阵,才见到身下人群中不急不慢的走进来一个身材魁梧的年轻人,那年轻人的头上戴了布巾,浑身上下被厚厚的衣服包裹,今日本是初秋,秋老虎的余热不散,天气还是很潮润,但是这年轻人的打扮,看着便显得异常突兀。

那年轻人从人群中走出来,目不斜视的走到旌旗下,背手而立,大家看的清楚,绝不会是盛传人品英俊潇洒的风漫宇登场,大家的叫喝声不由顿了一顿,相互间左顾右盼,等着风漫宇姗姗来迟。

柳顺意皱着眉头看着远处的比武场,这里站得远,那里人的面目神态便看不清楚,只能瞧个大概,他看了一会,见到群豪显然都在等着身边人,才转回头去,依稀听见杨宗志口中喃喃的奚笑道:“风漫宇早已不在了……”

柳顺意惊疑的哦了一声,一时不知他口中自言自语到底是何意思,费幼梅却是心头一酸,她幽幽的抚摸着自己脖颈间那小小的玉符,玉符上带着自己的余温和麝香,便是自己的小心思,也仿佛被吸进了小小玉符当中,再也拔不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