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挂番 之一(2 / 2)

加入书签

“是啊。”杨宗志哈哈大笑着点了点头,对颜飞花道:“颜姑娘,你说朱大哥他们还等在酒楼里,是吧,那事不宜迟,咱们这就过去再商议一番,刚才回来的时候,我又想出了几个主意,正要和大家伙合计合计。”

“你……我……”颜飞花犹豫的痴痴看着他,见到他一脸快慰,却对自己的薄怒半点没有放在心上一般,颜飞花的小心思一酸,不禁暗想:“他……他这就放过不提啦?哼,他是根本就看不起人家,所以就连怒也不屑于去做呢,还是……还是他真的大度至斯?”

这个想法刚刚跳出心头,李十二娘和史艾可等人便飞快的拉起了颜飞花,也不管她答应不答应,扯着她跟着杨宗志一道出门下楼去了。

大家来到聚义楼的三楼上,见到朱晃等人果然坐在靠窗的木栏边,小声窃窃的商议着什么,一边说话,一边用筷子在桌面上划着,人人愁眉不展,史艾可忍不住,跳过去便将八千援军的事情宣了出来,朱晃等人听得大惊,继而狂喜,吆喝着上酒上菜,喜庆一番。

杨宗志落下座,转头见这酒楼上人迹稀少,远远的坐下了几桌人,便问道:“朱大哥,你们方才商议的怎么样了?”

朱晃道:“杨兄弟,你说偷袭蛮子先骑,我们一直在说这件事,中午的时候,我和忽日列便选派了几个机灵些的属下,前去打探蛮子的行踪,只要他们一出阴山,我们就能提前得知消息,选好地方伏击一趟。”

杨宗志嗯的一声,点头道:“早上我说到优劣势的时候,只说到我们出兵灵活,进退有度,还没讲到我们最大的优势,其实是在出其不意,大家想一想,我们这支义军成立时日尚短,更无番号和战绩,天下间有几个人听说过,更不要提蛮子了,眼下他们在明,我们在暗,他们只会派人提防北郡各城的营房守军,我们冷不丁的杀出来,定然能他们琢磨不透。”

席间上了一些酒菜,大家举杯相邀,杨宗志转头一看,见到那英气的李十二娘凑到身边,束手给自己斟了一杯水酒,乖巧的立在自己身后,肩头冒出的剑穗随风飘舞,杨宗志举手笑道:“李姑娘也坐过来吧。”

李十二娘小脸红彤彤的,闻言诶的一声,颤抖着娇躯坐在他的下手边,杨宗志笑着喝了一口气,叹气道:“不过这主意只能用一次,伏击蛮子先锋之后,这法子便再不灵光了,因此这一回,我们定要想办法重创他们,能杀多少,就杀多少,最好一个不留,否则逃回去,便是给日后留下的死敌。”

……

夜里商议定计一番,杨宗志送走了朱晃和忽日列等人,独自站在酒楼的栏杆边,一边喝酒,一边欣赏楼外清雪飘舞的夜色,从酒楼边看出去,可看见万家红灯高挂,整个幽州城,整个北郡,或整个南朝天下,皆沉浸在年关喜庆中。

这一年是仁宗登基之后的第二年末,原本宁定了几十载的天下,看起来又将风云变幻,阴晴莫测了。南方此时鏖战如火如荼,三皇子举兵攻打洛都,听说已经打到了狄野县的郊外,进展很快了。

南方各省各府俱都落入了三皇子,鲜于无忌的势力,北郡却是一片沉默萧条,十三城的知事们惶惶不可终日,一面听闻蛮子铁骑将至,一面又对南方大战拿不定主意,不知该投靠哪一方,洛都岌岌可危,守兵已经退到丁山镇一线,严密布防,看来狄野县被鲜于无忌拿下,也是瞬息间的事情。

昨日听人说,岱州城那位老知事,以年老多病为由,径自告老还乡去了,想想数日前,杨宗志曾经被商怡婷拉着去看女儿庙会,期间还与那位髻斑白,走起路来,尚需随人搀扶的老知事说过几句话,那位大人许是听说了蛮子屯兵的消息,自思无力抵抗,害怕将一把老骨头丢在北郡,半夜里带上家眷和财宝,坐进马车径直去了岭南,只留下一封书信给师爷,言辞中说到,北郡天气太冷,他体弱多病,无法久耽,城中的事物俱都交到参将和师爷手中。

消息传开后,整个岱州城内炸开了锅,一城父母官都逃掉了,宁愿弃官不作,也要保命要紧,子民们岂不更是惊恐惶遽,奔走相告间,又逃掉了无数人,有些门路的,皆往南方避难,就连那师爷也抽身逃掉了,现下岱州城落在参将的手中。

逃去南方虽也受战乱牵连,可毕竟是皇室宗族之间的争斗,一般的子民只要小心翼翼,不被牵涉进去,想来保命……还是能做得到的,总好过落入蛮子的铁骑下,变得生死两难,近百年来,蛮子与前朝和南朝多番大战,北郡子民深受其苦,血流成河的场面都还记忆犹新。

静静的站了不知多久,身后暖融融的罩上来一个长氅,搭在了肩头上,杨宗志回过神来,放下酒杯回头一看,见到李十二娘正踮着脚尖,温柔默默的给自己披上皮袄,双翦涟涟,秀色浑不是过去的英气。

杨宗志楞了一楞,咧嘴笑了笑,正要说话,李十二娘窃声幽幽的道:“杨公子,你要保重身子,夜露风大,你可千万不能有事,不然……北郡的子民可要受苦了。”

杨宗志点头道:“多谢了。”

李十二娘踌躇道:“杨公子,你刚才说,咱们弃掉幽州城的大本营,径直去阴山下伏击蛮子,这主意……这主意是不是冒险了些呢?”顿了一顿,她赶紧又道:“十二娘不是怀疑你,你过去战功赫赫,自有你的想法,不过……不过人家就是觉得……。”

杨宗志呵呵笑道:“李姑娘,我听婷姨说,你家的祖辈曾是军门的偏将,拜过兵部从侍郎。”

李十二娘垂头抿了抿红润的小嘴,继而抬起头,秀眸中绽放出夺目的光彩,定定的点头道:“是呢,杨公子不瞒你说,我的爷爷原是神宗先皇身边的侍卫官,神宗先皇过世的早,继位的翰宗先皇将宫中侍卫全都换过了,我爷爷便被派往军中,谋了个偏将的职位,他老人家一生跟着傅多坡大将军南征北战,也曾立下过无数战功,翰宗先皇离世之前,御笔钦封他为兵部从侍郎,可惜……这侍郎之位没作几天,朝中爆二王争霸,他老人家就这么下了台。”

杨宗志肃然道:“原来你爷爷曾是傅老将军的偏将官,那我好生失敬了。”

李十二娘撇了撇小嘴,娇笑道:“你失敬什么,我爷爷官作的再大,也……也没有你过去的大,他下台之时,年纪苍迈,就带着我们一家去了洛都郊野的临颍县定居,我爹爹碌碌一生,只作了个农户,我少小时候,在家中翻看爷爷留下的手书,上面记载了他和傅大将军出征北郡,和蛮子大战时的情形,越看越觉得精彩莫名,不知怎的……不知怎的,我就恋上了戎军之事,无论如何也抛舍不了。”

李十二娘过去对杨宗志敬畏居多,亲近太少,好像现下这般两人静静的说着话,却是从未有过,她将自己这番往事说出来,不觉轻轻的吁了一口香气,忽然觉得与他之间亲昵了许多,再也不像过去那般踌躇的不敢靠近。

只要她一绽放风情,便安定的走上前来,捻起他放在栏杆上的酒杯,柔柔的给他倒了一杯酒,然后站在他的身侧,吹着酒楼边的北风,北风荡起她的秀衣裙,姿彩飘飘欲仙。

杨宗志接过酒杯,笑着叹息道:“傅大将军我曾经见过一面,传闻中他已经死在突厥国,上一趟,我带兵打到凤凰城,曾经在城中被他所救,哎,可惜……他却是滞留在呼伦山上,再也没能下来,他对我有过救命之恩的。”

仰头将烈酒一饮而下,李十二娘转过头,侧目娇笑道:“真的呀……”眼神中透出孺沐崇敬之色,又道:“杨公子,十二娘从懂事起,一直在后悔自己无法作个男子,带领大军和北方四国拼杀,我学了一些爷爷留下的拳法,又跟着公孙先生习练剑术,只身来到洛都城里,拜到姑姑的门下,我那时候想的简单,只想到欲结实军中人,便要去人多嘴杂的地方才行,我在妙玉坊中表演剑舞,就是期望引得好武之人的关注,上一回洛都三绝花魁之夜,我听说你来了,在后台急的不得了,出场之后,我拼命忍住羞怯,与你搭上腔,求你前来和我说说话,你……你却是从未来过一次的。”

杨宗志嘿嘿尴尬的笑道:“对不住,我那时候一心追查爹娘的死因,风花雪月的事情,便想得少了。”

李十二娘死命摇着小脑袋,柔声轻叹道:“这怎么怪得了你呢,你们大男子都觉得,和一个小姑娘议论战局,可笑的紧,但是我憋得太苦了,前一次你落了难,我下定决心跟着你和姑姑来到北郡,便是觉得你是人中龙凤,十二娘的黄粱梦,或许只能靠你实现了,就算从不了军,哪怕远远的看着你意气风,指挥若定,我便心满意足了哩。”

李十二娘说到这里,转过身来正对着杨宗志,眼神亮晶晶的看着他,甜笑道:“你真的让我从了军,虽然……虽然是颜姐姐她们逼迫你这么干的,但是十二娘还是要感谢你,杨公子,十二娘给你敬酒,祝你旗开得胜,永世不败。”

她一边说话,一边端起酒壶,给杨宗志手中的酒杯满满的斟了一捧,杨宗志抬头喝下去,放下酒杯,哈哈笑道:“永世不败何其不易,天下间谁又能真正做得到,历史名将,如那秦将白起,赵将李牧之流,也不敢夸下这等海口,不过……承李姑娘你吉言,我就算性命不要,也要保住这北郡的太平日子。”说罢将酒杯掷在地下,怦怦有声。

两人背后几个嗓音哈哈大笑着鼓掌道:“说得好!”

杨宗志和李十二娘回头看过去,见到酒楼的楼道边正好走上来七八个人,有男有女,穿着打扮各色不一,杨宗志看了几眼,忽然面色大喜的迎过去道:“铁拐大哥,汉二哥,咱们又见面了。”

\www.69zw.com 六九中文书友上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