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惊现青牛砚(1 / 2)

加入书签

 陈三顺也倒吸了口气,但见院长那么紧张,急忙安慰道:“没事儿的,坏就坏了,多大点事情。”

“八九万呀,我心疼啊,呜呜…”

院长抽泣了起来:“都怪我,八九万都够小虎他们辛苦劳作大半年了,我这个贱手呀,真的是…”

看到院长哭了出来,陈三顺心疼,急忙上前给她一个拥抱,院长还是很难过。

毕竟院长也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八九万从她手中说没就没了,能不难过嘛。

拍着院长的后背,陈三顺安慰了一下,随即道:“我拿起来看看,能不能修复!”

“修复?”

谭维一愣,急忙说道:“那小顺,你赶紧看看。”

陈三顺点了点头,俯身捡起那块端砚,院长去把飞溅到一旁的碎片捡起,可就在这时候,突然听到陈三顺道:“院长,有情况!”

“哦?有什么情况?”

院长一愣,捡起端砚的碎片,走了过去。

陈三顺赶紧坐在了饭桌前,将裂开的端砚在用力掰了一下,很快,一个更小的端砚出现在两人的面前。

只见这块端砚更加成色更加出彩,这小块砚台是长方形的,陈三顺翻过来看了一眼,发现是双面砚,两面都有砚堂。

只不过背面的砚堂比较浅,应该只是装饰用,而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在砚额和砚唇上,是一些浅雕,貌似是一些枝蔓缠绕的瓜迭纹。

在砚台的侧边,则是用隶书刻着十六个字,其中八个为:青牛眠草,瓜迭垂实。

“青牛砚!”

陈三顺一下子反应了过来,直接呼出了它的名字。

“青牛砚是啥?有没有之前那个大个的值钱?”

院长只关心值不值钱,至于叫啥,她可不管,急忙问道。

陈三顺兴奋道:“有,而且比那个值千倍万倍。”

陈三顺解释道:“如果它真的是青牛岩,那我们就真发达了。”

“啊?真的吗?你给我说说什么是青牛砚,怎么这么值钱?”

院长快速擦干了眼泪,没想到,因祸得福,本来以为摔坏了一个八九万的端砚,她伤心不已,现在却获得了一个比之前那个还要更值钱的,让她喜出望外。

陈三顺点了点头,道:“端砚被华夏人视作文房四宝之一,而粤东有“一石三砚”之说,其中三砚指的是金猴王砚、鹤砚,以及青牛砚,其他两个砚台都存在了博物馆里,唯独青牛砚不知所踪。”

“没想到,竟然被人藏在了一个端砚之中,我说之前看着端砚,怎么觉得有点大,比正常的端砚要大上一倍。原来是砚中藏着砚啊。哈哈…”

陈三顺兴奋道。

没想到大哥他们的运气这么好,收了两次破烂,都能捡到好东西。

不过说实话,其实也是院长的功劳,如果不是她不小心打破了,估计这青牛砚还得沉寂多年。

“你再看看,别看错了呀。”

院长提醒道。

陈三顺点了点头,拿起青牛砚仔细看了起来,他发现,这块砚台质地细腻温润无比,砚堂内有大片的鱼脑冻,四周被火纹色彩环绕,构成了一直卧着的牛,图案栩栩如生,美不胜收。

看到这里,陈三顺确定道:“百分之九十八是真的青牛砚。”

随即,陈三顺又说道:“院长,这青牛砚,前往不要告诉别人,连肖虎哥他们也别说,我怕他们太兴奋,说漏了嘴,要是传到了博物馆那些老家伙的耳朵里,一定会来死缠烂打,想要收回博物馆。而国家博物馆收东西,如同强盗一样,价格给不了多少,还硬性让你卖,不卖的话,我们可能会摊上大麻烦。”

“嘶~这样啊。”

院长倒吸了口气,陈三顺不说,他还真不知道。

“嗯,只是粤东端砚三大宝物之一,其他两样被收进博物馆中了,这个青牛砚一旦被发现,估计源源不断地有粤东那边的人来找我们。”

陈三顺接着道:“就算找,那也得等我找个好机会,先出了手,他们想要弄回博物馆,那也得从别人手中弄。”

听到陈三顺这么一说,院长倒是明白了过来,道:“对,我们辛辛苦苦才找到的,岂能这么白送给他们,肯定要卖个好价格,我们孤儿院贫穷潦倒的时候,也不见有一个人过来关心过,所以拿到钱才是王道。”

“嗯。”

陈三顺点了点头,院长的话很实在,虽然他很爱国,一生为了捍卫国运,传承千年文化,但他除了这个任务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任务,那就是在这个年代,不留遗憾,给所有的亏欠,都要还清。

这样一来,就算哪天他再次消失,也能走得坦坦荡荡,心安理得,不留遗憾。

不耽搁,陈三顺将东西放进了斜肩包里,然后开始吃了起来,而院长心情很好,不断地给陈三顺夹菜,看着他忍不住笑容满面。

吃过晚饭,陈三顺回了房间,而院长也去哄孩子们睡觉了。

躺在床上,陈三顺倒是想起了一件事,那就是他的强筋固骨丹药方,既然红斑雪莲已经找到,药方就凑齐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