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人(1 / 2)

加入书签

 春耕结束后,自然就是山寨的建设。</p>

随着春耕结束,孙家那边的匠人们也空闲了不少。</p>

在又付出一箱子五铢钱后,又有三十多名泥匠抵达,随行带来的还有大量的糯米等物。</p>

管亥也是带着赵香、李瑜,勘察了地形,并详细手绘了山寨的格局。</p>

坞堡、哨楼、角楼、寨墙、外围的壕沟、城门吊桥等之类军事防御方面的,交给赵香。</p>

对于夯土地基怎么加固,糯米是用来磨汁参与其中,这个明显超出管亥的知识范畴。</p>

他重点关注的,还是内部的格局和功能。</p>

山寨内,道路要四通八达,方便调动。</p>

要有排污管道、公共厕所、公共澡堂、大厨房、馆舍、粮仓、井房等等。</p>

确保一旦官兵攻破坞堡,杀到山寨边,要确保山寨里面能形成自有的循环。</p>

这就是必须打井的原因。</p>

因为官兵一旦围困山寨,就有可能断水或者投毒。</p>

管亥很急,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最先建造的,还是寨墙和坞堡。</p>

与此同时,林地砍伐和荒地开垦,也不能全部停掉。</p>

练兵也不能停......</p>

到了四月份,进入山中的流民,开始忽然增多起来。</p>

管亥的工作重心又变了,他开始带着十几人来回奔走,见到流民就驱赶到管谷。</p>

毕竟,管谷中全部开垦,两千亩地,搭配野菜野果和渔猎,足以养两千人。</p>

而现在管谷中人口,方才两百余,远远不够。</p>

这些人入了管谷,第一件事先吃顿饱饭,然后再一一登记入册,发给照身帖。</p>

流民们也不全是空手来的,很多人是举家族搬迁入山,带的物资也很多。</p>

其主要原因还是税赋的问题,让一些家族感觉没法过了,不如逃入山中,寻个山谷种地。</p>

这方面管亥毫不犹豫的施展强力手段,宗族必须拆开,以户为单位,编入管谷之中。</p>

强硬坚决不同意的,则是把带头的直接杀掉。</p>

但凡被驱赶入管谷,也就没有再出去的可能性。</p>

“虽然冷血,但必须如此!“</p>

赵香建议。</p>

管亥也认可,乱世,先杀圣女婊,不是说说而已。</p>

这一番动作,也彻底震慑了谷中一些心思浮动的老人。</p>

随着人口的增加,钱粮的消耗,也开始持续的增大。</p>

眼看着粮食一袋子一袋子的减少,无奈之下,管亥又抽出十人,继续进山打猎。</p>

......</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