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礼堂建筑上的神兽器灵?(二合一)(1 / 2)

加入书签

 望着桌上的颜料,叶舟回忆了一下华喦的创作画面,这位画家博采众长,创立了兼工带写的小写意花鸟画风。</p>

在叶片上,大多采用了没骨画法,不用墨线勾勒,直接以颜色或墨色绘成花叶,而没有笔骨,数笔点染而成,再画出叶片筋脉。</p>

其用色以花色、汁绿等水色为主,主要是植物类颜料,因为主要原料是植物根、茎和叶片中的汁液,经水调合,故称水色。</p>

与调色相比,最难的是如何以没骨技法,掌控笔墨浓度,数笔点染出与原作相符的叶片。</p>

他之前也只是根据记忆中看到的画面,用铅笔勾勒出了这株叶片的形状,有些绘画工底就可以做得到。</p>

而真正在画作上,以原作之技法接笔,那可不是随便学个几年绘画,就可以做到的,必须要熟悉并掌握原作者的艺术风格和绘画技法。</p>

如果让他来接笔的话,仅凭眼前的画作器灵,无法在短时间内做到。</p>

因为没有作者所用毛笔器灵的帮助,他无法得到充足的经验感悟。</p>

按照记忆画面中华喦的调色过程,叶舟在盘中加入了藤黄和花青两种颜色,这样调和而成的,就是汁绿之色,这也是华夏花鸟山水所经常用到的颜色。</p>

所有的水色颜料,都可以不加胶使用,因为水色融入水,在画的时候,可以直接将纸的纤维染上颜色。</p>

而矿物颜料就不同了,无论研磨的再细,终究是颗粒,因此,需要在里面加胶使用,先准备热水,融化明胶,再调和颜料。</p>

这也是古代绘画中多水墨的原因之一,很多画都是即兴创作的,等不及将颜料调好了。</p>

加水之中,他用毛笔轻轻调和起来,花鸟女子则是在旁边轻声指点,调整着两种颜色的融合浓度,逐渐调和出了与原画一模一样的色彩。</p>

在画面中,叶片是很淡的绿色,而其中的筋脉颜色稍重了一些。</p>

叶舟缓缓放下了毛笔,朝着夏青松二人说道:“两位教授,我调好了,应该就是这种色彩,剩下的,就看您二老发挥了。”</p>

魏教授走过来看了一眼,不禁称赞道:“不错,廖廖几笔,便调和出了与原画一模一样的色彩,对色彩的感知力很好。”</p>

“魏教授,我只卖艺不卖身。”叶舟看着魏教授望来的眼神,连忙说道。</p>

顿时整个修复室内响起了一阵笑声。</p>

“臭小子,想学画我都不教你,看好了,我要开始接笔了。”魏教授笑骂了一声,然后拿起了刚刚叶舟使用的狼毫细笔,看着眼前的这一幅花鸟画作,他停顿了一会儿。</p>

随后,他便用毛笔蘸了之前调和的汁绿之色,廖廖数笔,便点染出一片树叶,接着继续用毛笔蘸色,一气呵成的将其他叶片全部绘出。</p>

他拿起另一支更细的毛笔,蘸上了更深的汁绿之色,在叶片之中,绘出了叶片的脉胳。</p>

画完这一株叶片,他又拿起毛笔,调出枯黄之色,画上树枝,使得这株叶片,上能与谷鸟相望,下能与杜鹃花枝相连,至此,接笔完成,画意得到了完整。</p>

叶舟在旁边认真的观看着,魏教授所绘的这一株叶子,与他之前用铅笔勾画出来的线条几乎一样。</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