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朱子家训》册页(求追读)(1 / 2)

加入书签

 在这个中年器灵的记忆梦境中,叶舟以宣纸的视角,看到了一页页书法的诞生,此时的李老先生还未到中年,书法临摹刘墉小楷初成,十分喜悦,于是提笔写了这本册页。</p>

同时,他也看到了李老先生临摹的刘墉真迹,同样是一张张书法所组成的册页,内容也一模一样,正是《朱子家训》,又被称之为《朱伯庐治家格言》。</p>

这一篇经典是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柏庐先生所著,其父朱集璜是明末学者,在守城抵御清军时,城破,投河自尽。</p>

朱伯庐自幼致力读书,曾考取秀才,志于仕途,在清军入关明朝灭亡后,便不再求取功名,在家乡教授学生并潜心研究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颇负盛名。</p>

康熙曾多次征召,都被朱伯庐先生所拒绝。</p>

而这一篇《朱子家训》,被称之为圣贤的家教,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代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儿童启蒙必读课本之一。</p>

当然,还有另外一篇由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所作的《朱子家训》,二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内容也不同,但是都包含着教育哲学之理。</p>

这篇由朱伯庐所著的家训经典,被清代许多书法家以楷体抄写,因为楷书可做楷模,而这篇经典,同样可以当作教育的典范之作。</p>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家训共五百二十四字,通俗易懂,在清代民国广为流传。</p>

作为一幅书法的器灵,在岁月中的经历,十分的平淡,这是李老先生书法初成之作,在写成之后,就存放起来,偶尔观看。</p>

到了晚年,才经常拿出来怀念以往的书法练习的时光。</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