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锅蒸老和尚(1 / 2)

加入书签

 在刘墉书写的时候,叶舟认真观看感悟着,毛笔器灵所拥有的,只是李老先生半生临刘墉书帖的经验。</p>

而如今他所看到的,是刘墉本人的书写,书法讲究以古为师,融会贯通,再形成自己的风格。</p>

亲眼观看刘墉的书写,对于临帖的帮助是极大的,能够从其书写动作中,更快体会到其笔法。</p>

此时的刘墉,已经七十岁,写了大半辈子的书法,早年书法起于赵孟頫和董其昌。</p>

中年之后力求变化,广泛涉猎了苏轼、颜真卿、王羲之等名家。</p>

进入了七十岁晚年,其书法也迎来了最辉煌的时期,脱尽馆阁习气,也彻底摆脱了初入书法时的董赵二人的束缚。</p>

刘墉以小楷闻名天下,可惜的是,这次所写的依然是行书。</p>

其小楷真迹流传下来的极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见到。</p>

叶舟看着刘墉笔走龙蛇,书写的速度极快,比自己拥有毛笔器灵百年经验时,还要更加流畅。</p>

他将其书写的画面深深的记了下来,以现在自己的书法水平,或许看不出太多。</p>

后面,一旦获得了毛笔器灵的经验加持,他就能从中获得感悟。</p>

这260字的心经,刘墉书写的速度,比他快了一倍多。</p>

以器灵的第一人称视角,他看到了刘墉的毛笔,犹如一条游龙般,在宣纸上游过,形成了一个个字迹。</p>

观看书法大师的书写,真的是一种极致般的享受啊。</p>

写完之后,刘墉双手拿起书法,跪在佛像面前,虔诚的诵读心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p>

念诵完心经,这幅书法就被留在了寺庙之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