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师徒落宿金光寺(2 / 2)

加入书签

唐僧道:“既然你们这祭赛国被四方国度拜为邦,想必是君王有道,文武贤良,治国有方?”

须知国家虽有大小之分,可国君却都是万乘之尊,尊荣高贵,哪个不是心高气傲?若非国力相差悬殊,若不臣服便可能有国破疆裂乃至江山倾覆之祸,谁又愿意纳贡称臣?是以唐僧才会有此一问。

孰料那方丈却摇头否道:“圣僧误会了,我们这祭赛国,文臣也不贤,武臣也不良,国君更称不是有道明君。之所以得四夷臣服,不过是因为我国中有宝镇国罢了。”

“哦?”一旁的孙悟空闻言来了兴趣,向那方丈追问道:“有什么宝物镇国?竟然能有这么大作用!快谁来听听。”

方丈道:“只因古年间曾有位佛陀为邪魔所伤,留在敝寺休养疗伤。后来因伤势过重终究圆寂,留下一颗舍利子在敝寺之中。我国君王以为祥瑞,于是便特意将敝寺重修扩建,此名为护国金光寺,并在寺中修建了一座十三层佛塔,将那佛陀留下的舍利子供奉在塔中。因为有佛宝舍利镇塔,这宝塔终rì祥云笼罩,夜放霞光,万里之远都能够看的到,而且还时常传出重重佛音,能够净心宁神,四方之国见我国有此佛宝镇国,便以为我国受天眷顾,所以才向我国年年朝贡,岁岁称臣。”

说到此处,方丈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言语悲凉地继续道:“只是在三年前的一个秋夜,忽然天降血雨,满城百姓俱是战战兢兢,家家害怕,户户生悲,不知是何事触怒了天,才惹得天降罪,下此血雨。血雨整整下了一夜,直到天明才停,只是到了天明,我们才发现寺中金光佛塔之原本永不消散的霞光竟忽而消失不见。再一查看,才发现一直被供奉在佛塔之中的佛宝舍利竟然不翼而飞。

谁料屋漏偏逢连夜雨。自从佛宝舍利丢失之后,金光佛塔再无异象,原本对我国称臣纳贡的四方邦国也不再贡来朝,我国陛下派使者前去诘问,四国回禀说是我国镇国佛宝已失,再不受神佛眷顾,自然也就没资格要他们称臣纳贡了。我国陛下闻听回报之后勃然大怒,yù发兵征讨四方不臣之国。有国中大臣劝谏,说必是我们本寺僧人将镇国之宝佛宝舍利偷窃,使得金光塔异象不存,才使得四夷心生二意,不再臣服。

陛下一听之下,顿时就怪罪到我们护国金光寺的僧人头。在那些贪官污吏的谗言之下,将我们寺院封禁,僧人拘禁看押,严刑拷打,拷问佛宝舍利下落。本寺原有僧人数百之众,皆受不了拷打折磨而死,如今只剩下我们这些了。万望几位圣僧长老大发慈悲,广施法力,解救我等于水深火热之中啊!”说到这里,方丈跪拜于地,老泪纵横,其余那些僧人也是尽皆痛哭失声,叩首不止。

唐僧见状顿生慈悲之心,向那些僧人道:“此事诡异难辨,固然是朝廷办事失德,也你们命中有此灾厄。嗯,这样,今rì我们就宿在你等寺中。我这几个徒弟都是神通广大之辈,让他们帮忙查看一下,否有什么端倪可寻。若是没有收获,明rì我将面君倒换关文,再在君前替你们分说求情,为你们开脱一二,尽力解你等之苦难。”

“圣僧慈悲,我等感恩不尽!”一众僧人闻言感激不尽,叩谢不止。

当即唐僧师徒等人便在金光寺中安歇下来,由于寺中窘迫,无斋可奉,唐僧等人只好用随行携带的干粮果腹。吃过了晚饭之后,唐僧向老朱等人道:“徒弟们,为师当年辞别君王离别长安之时曾立下誓愿,西方路逢庙烧香,遇寺拜佛,见塔扫塔。如今这寺中僧人受屈又是因宝塔黯淡之累,待我去扫扫污垢,寻一寻这污秽之因。你们哪个随我一起去看看?”

孙悟空道:“师父,老孙我随你去!”

老朱因有后世记忆,其实已经想到这宝塔黯淡之因,知道佛宝舍利乃是九头虫所窃,也知道此时塔只有两个鱼妖驻留,有孙悟空一人足以擒拿查问,因此也就没兴趣去陪唐僧干这扫塔的脏活了,当下来过默不作声。

唐僧原本也是独自一人扫塔有些害怕,此时有了孙悟空陪伴,也就不在意老朱和沙僧是否加入了。当下便吩咐老朱沙僧两人好好安歇,与孙悟空两人拿着扫帚出门扫塔去了。

:九一八,这是个特殊的rì子,尤其是对于明月这种在东北的黑土地长大的人来说,更是一个必须终生铭记的rì子。八十一年前,rì寇的铁蹄践踏了白山黑水,八十一年后,小rì本野心不死,又想侵我钓鱼岛,到了我们该做些什么的时候了。抵制rì货,让小rì我们国民的众志成城之心当然,已经买到手的rì货就不必打砸了,毕竟损失的都是咱们自己同胞的钱。。另外,今天用百度的时候,第一次感觉度娘是那么的顺眼!d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