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尊严(2 / 2)

加入书签

“我能拜见一下贵老板吗?”

不过,还不等心思急转地李逸风想出应对之词,一直都在屋内折腾那些零部件的江秉谦竟然却是不知于何时跑了出来,此刻更是面红耳赤地如同一个陷入情网地小屁孩在向梦中情人表白一样,深情款款地看着张知秋。

事实上,江秉谦对于张知秋和李逸风之前地所有谈话大多充耳不闻,唯一听到的一句,还是他在甫出门之时惊闻的成宝机械制造厂转手之事,心中当真是惊喜交集,犹如惊涛骇浪一般!

屋里所有的大小七个零部件,江秉谦刚刚都逐一地认真检查过了,甚至还用真的是用舌头去舔——某些老技师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对金属件的后期处理作出精准地判断,但江秉谦其实却是根本不会的,他只是有些情难自禁而已。

这些零部件,江秉谦一眼便能够看出,与之前地那个样品同样是出自于同一个技师之手,技艺精湛地令人发指,几乎看不出有任何进行二次精修地痕迹,这在如此级别地机械加工中,简直就是如同神人一般地存在!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便是加工这些零部件所用地设备,已经是完全地超越了当前地最高国际水准,可以直接对这个精度级别地产品进行一次性地加工!

但是,如果真是这第二种可能性的话,那可就实在是太过于惊人了,甚至于可以说是吓人:一种国际最先进地机械制造技术出现在了国内,这个消息本身,便不知道会让多少人的人头落地!

简单地来说,当前国内的制造业与国际上的最大差距,并不在于设计领域而在于制造行业本身,国内有许多绝不逊色于国际最新产品地设计,仅仅是因为国内制造工艺地落后、甚至是工业材料的落伍而无法制造!

正是基于这个缘故,国外甚至不惜以种种坑蒙拐骗地手段来阻止和阻碍国内工业技术地发展,象类似以假技术合作、真拖延时间的事情,在工业领域不止发生过一起。

在这个方面,最为典型、教训也最为深刻的,是国内地大飞机制造项目。

在二十世纪末期,国内在航空航天这一领域发展极其迅速,经过数十年地自我积累之后,已经初步地形成了独立制造大飞机的能力,这时美国地公司找上门来,声称要拿出更为先进地技术来与国内进行合作,于是国内欣然就之。

转眼之间,二十年的时间一晃而过,两国的大飞机项目依旧还是在纸上谈兵,美方为此心甘情愿地承担了大笔地违约金,欣欣然地全身而退。

反观国内,当年尚属先进地技术如今已是一堆垃圾,整个合作项目除承揽回一些诸如制造民航客机机翼、机舱门、厕所、座椅之类的“高科技”订货单之外,一无所获!

而更为致命的是,经过了二十年的消磨,当年地所有技术储备人才已经完全彻底地流失和报废了:老的,死了;年轻地,木有!

事实上,当二十年后国内重新启动自己的大飞机项目时,除了一些精通客机机翼、厕所之类的专家之外,有能力架构整体飞机的专家已经几乎没有了……

不止是在机械制造领域,在其他地许多领域,这样地事情也都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着。

每当国内在某一行业、某一领域有所突破之际,国外企业便拿出同等、甚至是更为先进一些的技术来与国内进行合作,并由此而享受着外资企业地超国民待遇,在与国内企业地竞争中,占尽了天时地利与人和!

反之,那些失去了国家扶持、甚至在生产领域还要进行不对等竞争的国内原创技术力量,在一次次地被强力打压之后,最终是无声无息地彻底消亡了……

“我无法联系的到老板。”面对江秉谦地急切,张知秋在呆愣三秒之后,终于成功地露出了一丝地赧然:“每次都是老板给我打电话,而他的号码在手机上是不显示的。”

江秉谦闻言一呆,而李逸风却是只有苦笑了。

当今地技术发展很快,象这种隐藏电话号码的手段,以前还是某些特殊部门地特权,如今却是只要有钱就谁都可以做的到了。

当然,如果是公安部门通过技术手段来追查的话,这种个人行为的隐藏还是无所遁形的;但问题是,李逸风能够做这件事情、或者换句话说,敢于做这件事情吗?

一个拥有能够生产国际顶级技术标准设备的势力,并非是李逸风一个小小的国安部副处级科长所能够无端招惹的起的。

当然,如果不是“无端”的话,那可就是另外地一回事了……

PS:开始裸奔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