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谈话(2 / 2)

加入书签

当然,这绝对不是因为害怕。

但是,似乎与欣喜之类的感觉也绝不沾边。

很莫名其妙的一种感觉。

看着李观棋悄然隐去的背影,王富贵无声无息地一声喟叹,双眉却是不由自主地紧皱了起来:多少年了,他都从来没有象今日这般感到为难过。

有许多话,王富贵是只能烂在自己地肚子里、对谁也不能说的。

比如说,对李观棋地审查是已经过关了,但王富贵却是知道,对他自己的“审查”,虽然从来都没有公开地开始过,但却也始终还没有结束!

当然,这个责任并不在他,真的是并不在他……

对于张知秋的横空出世,王富贵也是真的非常地好奇,原本他还有些觉得有些针对于他的做法是太过于神经紧张地一种过激性行为,但随着事态地发展,他也真的是有些开始迷惑了。

难道说,有些事情、有些传闻,真的并非只是空穴来风?那这也掩藏地有些太过于深了点吧……

离开王富贵的办公室,李观棋原本满腔地热血如今已然是回归正常了。

说来可能不那么好笑,李观棋这时脑中唯一所想到的,却是李逸风在那天晚上对自己所说的那句话:“无论你做出什么样地决定,我都绝无二话地拎着脑袋追随你!”

李观棋嘴角一动,想扯个笑容却是没有成功:这句话他虽然没有对王富贵说过,但其实却也根本就不用多说了。

与国外的多党政治不同,国内虽然是一党专政的制度,但党内的各种派系和“山头”间的关系,却也不比那些国外地党派之间更为融洽,一切皆是小团体和个人地利益驱动使然。

一般来说,对于任何一个政治人物,只要是他涉足于这个圈子的那一天起,在他的身上便被烙上了小团体地印记:家庭出身、户口籍贯、毕业院校、甚至于是工作单位、上级领导,这一切都可以是构成一个个独立或交叉地利益小团体的基础,每一个人都也没有例外。

当然,这种小团体通常都是一种比较松散地利益联盟,并没有一个严密地组织或明确地团队,大家只是心照不宣地互相“照应”着,维护、并享受着小集体所带来的非常规利益。

不过,凡事有利便有弊,一个人在享受着小团体所带来的政治、经济利益的同时,便也同时要背负起小团体在政治斗争中失败地后果,在最为严重的时候,这也会是以一个人地政治前途为代价的。

从上个世纪以来,国内已经经过了数十年地经济改革,国家地经济整体实力已经攀升到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的位置。

但是,因为政治架构以及其他的一些的原因,国家的这种富裕,却并没有同比地惠及到大多数地普通百姓,除民间贫富两极分化的程度也遥遥领先于国际之外,竟然还形成了一种自古以来便最为被诟病地“国富民穷”之态,各种社会矛盾已经是累积到了一触即发的边缘。

在这种背景之下,国内的政治改革已然是势在必行,但究竟要选择一条怎么样的道路,这却是党内各种派系之间务必要一争高下的。

在建国以来的数十年间,国内曾经经历过数次大的“路线之争”,每一次都可以说是一次浴火重生般地涅槃,每一次都意味着有大批地前权贵们的倒下!

事实上,不仅仅是在国内,苏联和东欧的倒台也才不过短短地数十年,而他们的历史告诉我们,这种路线之争,极有可能是会演化为亡国之争的,这绝非儿戏,也绝不可等闲视之!

当然,这是大的方面,具体到象李观棋这样的小萝卜头们,通常而言也只能是被动地随波逐流着,被动地接受着高层间地博弈结果,被动地等待着自己的前途命运。

而张知秋的出现,却正好是在如此这般地一个敏感时期,他的行迹同时地牵动了无数人的心,他的表现让无数地人夜不能寐。

但张知秋本人,其实却只不过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引子”而已。

大家所注重的,真的并非是张知秋这么一个不知所谓的年轻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