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章 江夏招贤才(2 / 2)

加入书签

十几个人里一个领头模样的人出来,吩咐着自己的手下,手里还拿着一些纸帛“你们听好了,把这十几分檄文都贴的严严实实的。刘司马说了,这是咱第一次任务,虽然就护个檄文,谁也别给我出岔子,否则都知道刘司马的手段”领头的看样子很神气,嘴里时不时说出刘司马,那表情就像是提到一个大英雄。

“诺,什长您放心,谁的活也不敢误了刘司马的活,那手段,不说是和黄将军那几下,就是一个人揍趴下咱八个弟兄也够让人服气了”一个大头兵呵呵笑道,说着都拿着檄文贴到四周,然后每个人站到檄文边上站的笔直。

那名什长这时回过头“哥几个没事了,咱们不出城,就在城门口干点公务,这可是太守府的檄文,耽误不得”

“好说好说”老李也很识相,反正不出城,你爱怎么样怎么样,招呼着自己的兄弟纷纷在城门站岗。

“你说同样是兵你看看人家,你看看咱几个,那才叫兵……啊”还没等陈二抱怨完老李一巴掌拍了他脑袋“臭小子你知道个甚,穿的好得有那命,你这身板给你重甲你撑得起来?”

天渐渐大亮,早市上任渐渐多了起来,城门口来来往往的人流渐渐如长龙般蜿蜒,不过路过的人总是下意识的往两边看几眼,十几个皮甲的健壮兵士笔直挺立实在是吸引眼球,等靠近了才看到原来的今天刚刚发布的檄文,识字的人仔细一看纸帛上明明白白三个大字《招贤令》

在《招贤令》附近人渐渐多了起来,起初还好,最后人实在太多推推挤挤的,要不是安排这的几个兵士维持怕是早就把些身子骨差的给踩倒了。

“正方兄,看样子你这次文武都要拔得头筹了”人群里一个身穿粗布长衫的书生模样的人对着另一个相同打扮却,身体明显壮上一圈的人嘻嘻而笑。

“公琰怎如此客气,你在,公渊在李某实在不敢争锋啊”自称李某的健壮文士呵呵笑着。“哼,李正方,论政略我自不惧,勇武你何必自谦,难道笑话我等无缚鸡之力乎”一个略显老成的文士突然冒出了一句,从语气来看此人倒是与刚才两位不太友善。而与刚才两人不同的是这个人长得有点怪,脸型狭长,眼睛深邃看上去感到一股阴霾。

“这廖兄何必如此言语,我等本是同游,今日来此不就是一展本领”那文弱的书生马上出来打圆场。

……

招贤令颁布以后,几天来刘琦自己很少出门,除了时不时探修养在家里的黄叙,和犒劳了一次伏兵营,几乎一门心思的钻研父亲送给他的两本书。不过他倒是发现,由于有后世的基础和现代的思想,领悟这些书里的东西还是很快的。

开始正式比试后,刘琦一直焦急的等待着有什么人来投奔自己,他知道三国是世家为主导的时代,寒门子弟难得能有大展宏图的机会,不过其中却不乏有才能的贤才,被后世称为鬼才的郭嘉,毒士贾诩,刘备的第一个军师堪比诸葛亮,庞统等人的徐庶,这些人都是寒门出身。

对于不计较出身的诸侯,像曹操的唯才是举,能将大批寒门子弟收入帐下。曹操能最终在北方群雄争霸中脱颖而出,甚至战胜了当时代表世家集团的全国最强的诸侯袁绍,最终一统北方。这些虽然与曹操自身的杰出才能有关,更多的是曹操能得到大批寒门子弟的效力。

刘琦这次颁布的《招贤令》主要是针对那些没有门路的寒门子弟,刘琦认为父亲刘表是个重视出身的人,虽然他待人随和,但却谨守祖宗流传下来的教条,所录用的大多还是世家子弟。也许这也是父亲被人诟病不识人才的原因吧,刘琦觉得自己应该做一番改革。当然刘琦是绝对没有发现自己的《招贤令》里深深埋藏的一把刀,更不知道因为自己的举动襄阳城里已经是暗流涌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