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双面绣(1 / 2)
这刺绣,古称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将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距今顺国已有上千年历史,秦朝末年楚国开年《尚书》一书中就提到,当时的朝廷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并且更早前的周朝,就有“绣缋共职”的记载。
而双面绣在李文那个时空,是宋朝人创造出的一种针法,在同一块底料上,在同一绣制过程中,绣出正反两面图像,轮廓完全一样,图案同样精美,都可供人仔细欣赏的绣品。这种绝世针法到了清朝末年已经基本上断代了,因为西方蒸汽机的发明,洋鬼子们创造了一种可自行绣制的机器,也是俩面都可,这种机器只需要一个七八岁的孩童,轻轻按下按钮就可以启动。反观双面绣,在那个传子不传女,封建的社会,已经没有多大作用了,因为一个能双面绣的裁缝,必定是需要数十年的功底,才能有这样的技巧,可是很少有人能够坚持下去。
原本会双面绣的人越少,双面绣就越值钱,可是西方这个机器一发明,彻底的断绝了这些裁缝的生路,刚好那时候兴外国货,这些平时随便就能卖到的刺绣,自然无人购买。直到二十一世纪的富人,不讲究价钱,只看手工制作这几个字,就可以花天价购买。这也是让人们渐渐明白,机器虽好,但总有一些东西是它们代替不了的。
要说李文是怎么会这种绝不外露的绝世针法,那都要多谢度娘了,在网络时代,除了违法乱纪的东西搜索不到,基本上你需要的资料都能弄到。当初追求文学社那名古典美眉,李文特地的去搜索了一下古典这俩个字,刚好看到双面绣,就好奇的点进去看了一下,虽然没绣过,但是那些步骤,针法已经深深的刻在他记忆超强的大脑深处,只需要稍微回忆一下就能手到擒来。
“阿文,什么是双面绣?”李明柏当了布店老板这么多年,裁缝的工作他自然也做过,只是后来生意越来越大,就放弃了早年间最得意的东西‘刺绣’。而且现在锦绣花坊大部分只招收女绣娘,除了极少数手工好的。剩下的那些应聘男子则都是去染坊染布,毕竟女子手巧、心细,不似男儿般粗犷豪迈,不拘小节。连他这个老裁缝,都不知道这双面绣是何物,更别说寇氏和俩位娘子丫鬟们了。
“对啊,少爷,双面绣是什么?”春兰见坐在那的老夫人,面色缓和,放下心来。她刚一直躲在李文身后,这时抱着李文的手,从后面钻出一个小脑袋,见老夫人又盯着自己,吓得急忙缩了回来。
“阿文,双面绣到底是什么,你说啊。”寇氏心里那个急啊,尚衣库(专门为皇宫里面做衣服的部门)这次邀请天下所有布商参加的比试,主要是刺绣,和染布,赢的人就可以成为朝廷御赐的官绣以及官布俩个承办商。(不太清楚古代是不是有承办商这个词,查了百度好久,都没找到类似的,只好自己写了。)
双面绣那还是自己大学时候看到的,距离穿越前都过了快六七年了,早就埋藏在记忆深处。这次主要是试试看自己这个经过穿越大神改造的大脑,到底能不能回忆起那么久的记忆。李文紧闭双眼,五官扭曲,仿佛要挤在一起。‘啊’头好痛啊,以前也有一俩次这样的情况,不过没今天这么痛而已,看来记忆越久回想起来头就越痛。在那?在那?找到了!
李文从记忆最深处,终于找到了当初度娘搜索到的双面绣制作流程。猛地张开双目,一道精光一闪而过,嘴角微微笑了笑,看来这个脑子真好使,要是当初高考的时候有这脑子,肯定是清华、北大的节奏,指不定还可以考到美国哈佛大学呢,这点头痛的副作用当然就无所谓啦。
“娘,我想起来了,这个双面绣是我小的时候,偶遇一个快要饿死的妇人,我买了写吃的给她,她就教了我,并且还要我牢牢记住。当时我没在意,背会后就丢到脑后,跑去玩了。儿子为什么会想起小时候的事情,这个你也别问,我就不清楚,可能是记忆逐渐恢复了吧。”李文刚准备像穿越客们一样,说小时候遇到一个道士,转念一想道士怎么会双面绣的,就改成妇人。见寇氏一脸兴奋又带点疑惑的表情,才想起来自己这身体是得了失魂症,赶忙匆匆解释道。
“记忆恢复好啊,恢复好啊……”寇氏没想到儿子居然还能记住年幼的事情,记忆肯定是在逐步恢复,高兴的同时,又担忧他会回到从前那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