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诗会开始(1 / 2)
天色渐渐昏暗下来,西湖沿岸一路上都挂满了大红灯笼,远远望去,好似满天繁星般,耀眼夺目。十几艘大型楼船缓缓的从岸边开往小岛,这些都是小岛主人特意调过来接送这些前来参加诗会的学子、文人们。
当地有句俗话说得好,‘晴西湖不如雨西湖,雨西湖不如夜西湖’,这也是为什么这次诗会要在傍晚开始举行。并不是只有现代人喜欢夜晚出去游玩,在我国古代殷,周之际,夜市就已经有了,至汉代,市场名目繁多,有直市、狱市、肉市、军市、宫市、关市等;按经营时间来划分,则有早市、大市、夕市、夜市四种。隋唐时期,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夜市。唐人方德元在他的《金陵记》中就记载了金陵(今南京)的夜市:富人“盛金钱于腰间,微行夜中买酒,呼秦女,置宴。”
所以今天晚上来西湖游玩,观赏的人愈发的比平常多了数倍,虽然这些游人无法前往小岛参加诗会,但他们可以在岸边或驾船四处游荡,嬉戏。以便于欣赏流传出来的诗句,等待今晚最大赢家的到来,看看到底是何许人也。
李文也早早跟着蔡妍和蒋如意等人前往小岛。
刚停在岛边的泊位,蒋如意一马当先的就冲了上去,就听见边上有人说道,“不好意思,请问您的请帖带了没?”
“什么,还要请帖的?”李文走出船舱,就听到一小厮的话,不由愣了一下。
那小厮皱了皱眉头,不悦道,“自然是要请帖的,不然今天晚上来那么多的大人物,要是有人图谋不轨,该如何是好?”
“这…”李文不知所措的看了眼蔡妍,原本以为是什么人都可以来的,谁知道还要什么请帖。
“哎,你过来。”蒋如意叫过小厮,从腰间拿出个东西,给他看了看。
小厮见到那物,匆忙跪了下来,惊呼道,“小…”
“嘘。”
“我只是过来看看,这几个人是和我一起的,你该干嘛干嘛去。”蒋如意挥挥手,就把小厮随意打发走了。
望了眼走远的小厮,李文诧异的抬头盯着码头上的蒋如意,到底咋回事?正想不明白的时候,就被春兰拉了拉示意他赶紧上岸。
“好了别说话,我知道你要问什么,我爹认识这里的主人!”蒋如意自然猜到他心里想些什么,对着紧紧跟在身后的李文开口说道。
“哦。”
一行人边看小岛上的风景,一边顺着青石板铺成的林荫小路,往不远处的宅子走去。
--------------
李文走进大门,四处看了看,已经有不少人都到了。心想,“原本还准备找一找看有没有祝英台他们,现在想想算了,刚刚在码头还差点给赶回去,真丢脸,为什么不给我发请帖?”
“大家静一静,今天鄙人有幸和孔老先生一起举办这次‘西湖诗会’实在是荣幸之至!也要感谢一些蒋老爷为咱们这次诗会提供场地,现在有请孔老先生发言。”
这时一位面貌慈祥的老人,头发梳得十分认真,没有一丝凌乱。身上穿着朴素的灰色长衫,儒雅至极缓缓的从椅子上走了过来。
“众位晚上好啊。”
一时众人齐齐作揖道好。“孔老先生好…”
李文抬起头,往人群中心望了望,“看来那就是‘孔老先生’了,长的倒是很像电视剧里的那些大官。”心里默默想道。
“诸位请随本官来,前往水榭一同观赏西湖美景。”
这次诗会的规模大概在二百人左右,要是全部聚集在这个宅院里,恐怕摆放不下那么的桌椅,只好转移到不远处小岛的水榭。水榭又名亭台,建于水边或水上的建筑,以供游人休息、观赏的中国传统建筑。中国园林中水榭的典型形式是在水边架起平台,平台一部分架在岸上,一部分伸入水中,台跨水部分以梁、柱凌空架设于水面之上。平台临水围绕低平的栏杆,或设鹅颈靠椅供坐憩凭依。平台靠岸部分建有长方形的单体建筑(此建筑有时整个覆盖平台),建筑的面水一侧是主要观景方向,常用落地门窗,开敞通透。既可在室内观景,也可到平台上游憩眺望。屋顶一般为造型优美的卷棚歇山式。建筑立面多为水平线条,以与水平面景色相协调。小岛主人为了能够更好的欣赏西湖的美景,便花了巨资在靠近湖水的陆地上,大肆扩建了一番,西湖水榭长八百米,宽四百多米,乃是整个杭州乃至江南最大的一处水榭,
“哇,这可真美啊!”
“是啊,此处视野不仅广阔,还可游湖戏水,特别是这绵延数公里的荷花,正是美轮美奂,真乃人间仙境。”
刚一到水榭的名流士人们各个被眼前的一切给惊呆了,不提在小岛上建造房屋,光这一个建筑就不可小看。进入亭台里面,除了靠岸的那一边,都是封闭式窗户外,其它只要能连接湖水的地方,全都是大型的落地门窗。此时那些门窗早已全部打开,往外望去正是美丽的西湖,湖面上有不少来往的船只。如果有航拍的话,从上往下看,那些船上全部灯火通明,放眼望去宛如一个个流星般,缓缓划过漆黑寂静的西湖,而岛上和岸边固定着的灯火就像天空上的繁星,牢牢地镶嵌在那,纹丝不动。
“嗯,诸位请坐,请坐!”之前那名带头说话的中年男子,也被此时眼前的一切给惊住了,好一会,才回过神,对着身边的蒋老爷笑了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