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横插这一腿(2 / 2)
外出镇藩最忧心的就是朝中无人,朝中无人,却又小人谗毁,这离败亡就不远了。
李茂而今圣眷正隆,是能在皇帝面前说得上话的人,杜黄裳虽然也能在皇帝面前说得上话,但杜黄裳年纪已大,且已位极人臣,月满则亏,杜黄裳实际上已经在走下坡路。
李茂这条大腿张弘靖必须得紧紧抱住。
李茂仔细交代了崔雍一番后,和张弘靖做了交接,这便带着逆臣杨慧琳的人头,和张鹤、杨红欢、韩义、胡川等归义的夏州将领,押着叛将杨日产等人,摆起全副钦差仪仗浩浩荡荡地回长安献俘。
张弘靖遣士卒五百人护送到夏州边境方回,向南便是大唐的腹心地带,驻军极多,且百姓心向朝廷,论理不会再有什么大的危险。
心情一放松,李茂游山玩水的兴致就来了,这带着张鹤、杨红欢、喜宝、韩义等人出营房外打猎,众人见他不带卫士,只带一个随身服侍的胡女,心中大喜,这无疑是李茂对他们的极大信任,众人对长安之行充满了期待。
打猎不是李茂的强项,但他却越来越迷恋这项户外运动,鲜衣怒马驰骋于山水之间,呼啸,卷山过水,又无生命危险,当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众人登上附近的山顶,正遥望京西的壮丽河山,忽然见到东北方向烟尘滚滚,一支骑兵穿行于山谷之间,蜿蜒而来,其势甚急。
众皆大惊,从这支骑兵的来势判断,他们的目标正是屯驻在山谷平地上的钦差行营,这道谷地开阔平坦,并无险阻,以骑兵的速度用不着一盏茶的功夫就能杀到。
随行李茂的众人都有领军作战的经验,见状大惊,急劝李茂下山布置迎敌,只有喜宝一人劝李茂不要下山,她的理由是敌人来势太急,此刻下山布置怕是已经来不及,此外营房外撒有游动哨,会有预警,营地周遭设有拒马、木栅,足以抵挡敌人的第一波次冲击。
她建议李茂居高临下观察一下形势再说,喜宝这么说并无什么道理,她的用意无非是不想让李茂涉险。
李茂眺望了一阵,哈哈大笑,道:“来者是友军,无须惊惶。”
挥手道:“随我下山去迎迎他们。”
那支骑兵在距离山谷中央的钦差营寨还有一里地处扎住阵脚,烟尘未散,为首之人已跳下马来,步行向营寨而来,走出半里地,忽见左近山坡上一支骑队风卷而来,众皆大惊,就地进入临战状态,却听为首一匹黑亮骏马上,一人叫道:“来者可是河东的阿跌将军。”
来的正是河东先锋兵马使阿跌光进和他的兄弟副使阿跌光颜。
河东军是这次讨伐夏州杨慧琳的主力,出兵一万七千人,几番折腾才渡过黄河,荼蘼粮草无数,正准备大干一场,摘个平叛首功,却不想被李茂抢了先。
河东军进退失据,十分苦恼,阿跌兄弟商量之后,决定来向李茂诉诉苦,随便分点功劳,平心而论,河东军虽然没有正面与夏州军作战,但在战略上起到了重要的策应作用。
若非河东军出兵神速,杨慧琳也不会他麾下唯一信得过、又能统兵作战的大将杨日产派出夏州城,使得李茂联手张鹤发动兵变后能轻易得手,在极小范围内平息这场叛乱。
阿跌兄弟都有胡人血统,面目与中原人稍有不同,不过久居中原,思维、语言、行为早已与汉人无异。李茂虽是平叛的主要推手,却非平乱诸军统帅,二人以外镇军将,手捧兜鳌见礼。阿跌光进言道:“夏州平叛,河东军进军最为迅速,虽未与逆臣正面交锋,却从侧面牵制了逆杨主力杨日产部,也算薄有苦劳,请钦差勿要忘了河东将士的辛苦。”
我们的地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