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我要伸冤(2 / 2)
恰此时,猛将高霞寓盘马到了厅前,下马直闯进来,嚷道:“李康的儿子李响,披麻戴孝在街上为他老爹伸冤,闹的半个城都知道,李茂那厮明明知道人是大哥你杀的,却还是当街接了他的鸣冤状,还把人接到了公馆。”
高霞寓说着坐下来,端起高崇文的茶水灌了两口,茶水温度不冷不热刚刚好。
高月文忽然咳嗽了一声,高霞寓一惊,抬头望去,却见高崇文正盯着他,唬的他一愣,赶忙把茶碗放了下去。
高崇文的这个茶碗是陇右经略使、秦州刺史刘澭送他的,他平生天不怕地不怕,唯独有些怵刘澭。
作为兄弟,高崇文其他什么东西都可以拿出来共享,唯独这件东西不成。
因为它是刘澭所赠。
“备马。”
“大哥,去哪?”
“去钦差公馆,看看钦差是怎么审案的。”
李康的儿子李响得知父亲被刘辟送还高崇文后便从外地赶到了梓州,在这之前他接到表兄卢西安的书信,说安抚使李茂已经答应营救李康,李响心中大安,李茂是天子面前红人,又是两川安抚使,高崇文多少要卖他这个面子吧。
满怀希望兴冲冲而来,见到的却是高悬于城头的父亲冰冷的人头。李康连高崇文的面都没见着就在城外吃了刀。李响当即昏倒在地,满心欢喜,化作透心凉。
在梓州高崇文现在就是天,李响求告无门,除了披麻戴孝坐在街边为他父亲痛哭外,别无他法。
李康在东川做节度使的时候,虽不大与百姓接触,但为人为官的声誉还算不错,想当初刘辟派兵包围梓州时,李康并非全无还手之力,但他并未做任何抵抗就投降了,以怂人之名背负了败军失地之责,却也因此保全了阖城百姓的周全。
人皆有同情弱者之心,看到李康的儿子坐在街边哭的死去活来,人心向背悄悄发生了逆转。因此当高霞寓等人试图驱赶李响哭父时,阖城百姓同声发出怒吼,高霞寓抓了一批人,打了一堆人,却仍左右不了民心的向背。
李茂那日从北门进城,高崇文避而不见,同情李响的人却抓住了机会,百姓奔走相告,半个城的百姓就涌了过来,堵住街道,拦住安抚使的马,抓着李茂的马缰,七嘴八舌为李康诉冤,人声鼎沸,群情激奋,在此情形下,李茂别无他法,只得硬着头皮接下李响呈递的伸冤状,暂时将事态平息下去。
这一权宜之计传到高霞寓门客那就变了味,成了李茂故意要给高崇文难堪,再经过高霞寓的加工、渲染,竟又变成了李茂对高崇文的不满和对抗。
李茂能理解李响的苦衷,眼下梓州高崇文一手遮天,他只有把事情闹大,才有可能引起上面的关注,从而达到为父亲伸冤的目的,但事情闹到这一步,也非李茂所乐见,梓州是对敌一线,宜稳不宜乱,乱则予敌以可趁之机。
李响年纪还小,又急着为父报仇,行为言语偏激点倒也罢了,高崇文四十多岁的人了,又是三军主帅,不知道收敛低调一些,反而来个火上浇油,就让李茂有些无语了。
李茂正在公馆神色凝重地倾听李康儿子的絮叨,门外忽然传来一阵大乱,两队军将打开大门直闯进来。这些军将如狼似虎,连钦差卫队也不放在眼里。
李康儿子又惊又怒又恨又怕,吓的手脚直哆嗦。李茂眉头也是一皱。
秦墨迎了出去,拦住高崇文,拱手问道:“敢问高帅此来有何贵干?”
高崇文正眼不瞧秦墨,昂然言道:“安抚使远道而来,本帅不该来看望吗?”
秦墨不卑不亢道:“安抚使一路辛苦,风尘仆仆,本欲休息一晚,将养好精神再去见高帅,让高帅亲自跑一趟,如何担当的起。”
高崇文道:“我与他各有职分,互不统属,高某身为梓州之主,当尽地主之谊。”
话未落音,但听一人大骂:“高崇文,你杀我父亲,我与你势不两立。”
却见一个披麻戴孝的年轻人冲出们来,望高崇文扑过来。
高崇文身边一员小将手提齐眉棍而出,秦墨捂嘴咳嗽了一声,将脚悄悄前移……
军将“哎唷”一声冲了出去,扑地跪在李康的儿子面前,李响吃了一惊。
秦墨忙将那军将扶住,对李康的儿子说道:“公子请看,高帅处置令尊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这位小将军来替高帅给你请罪了。”
那军将闻言大怒,欲挣扎起身,却被秦墨死死按住,一动不能动。
李响大怒道:“我不要他道狗屁歉,我要高崇文偿命。”
言罢迎着军将的脸踹去,军将奋力挣脱秦墨的手,侧身一闪,李康的儿子踹了个空,失足跌倒,扭了脚踝,闪了腰,跪在地上直哼哼,却半晌起不来身。
这中间李茂也移步出了客厅,见李康的儿子坐在地上痛哭,眉头就是一拧。
高崇文望了李茂一眼,一言不发,转身离开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