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书院起冲突(1 / 2)

加入书签

 “哼,你很会说,可惜都是歪理。()一个人犯了错,却不肯承认,还措辞狡辩,那根本无可救药了。”白衣少女目射寒光,冷冷的看着我,“就好像一个人犯了罪,却不思悔改,只懊悔为什么会被差役抓住,这种人,就该判死罪。因为这种人在思想上已经无可救药了。”

“那照姑娘这么说,杀了人的,只要思想上反省,就可以释放?”

“我认为,只要彻底从思想上悔改,为什么不可以。”

“人,不需要为自己做过的事情负责吗?哪怕是悔改了,认错了,但自己做过的事情可以不负责任了吗?”

“这……”

“除了认错和悔改之外,还分错误的大小。有的人,一时贪念,偷了一根针。但就因为他不想悔改,就要杀了他吗?一个山贼,杀人全家,奸淫妇女,无恶不作,但是突然他醒悟了,悔改了,这样就不用抓他,审他,判他了吗?”

“这……这……这只是你的诡辩……”

“姑娘!”我很严肃的看着她,“人性是很奇妙的。曾经有两个伟大的思想家,花费一生都在研究一个很简单很本质的问题,就是人性本来是恶,还是善。姓孟的老先生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因为他相信,人性的根源是善良的,人人都希望与人友善的相处,只是生活环境逼迫一个人去犯罪。一个人如果连肚子都吃不饱,还谈什么善恶。而姓荀的老先生则认为,人性的根本是恶的,在后来的环境中逐渐得到改变,而人必须依靠法制来约束行为,犯罪的必须严惩,这样人类社会才能安定。所以,单纯的用思想是否觉悟来判定一个人,是很不科学的。”

我一口气把孟子荀子人性善恶之道的大概说了出来,已经是口干舌燥了。不过,自从来到书院以后,我还是第一次跟人长篇大论说那么多。可能是这个白衣少女的话,让我想起大学时代很热爱的古文来了吧。

白衣少女被我说的哑口无言,虽然她一直想反驳,却不知道该说什么。我不禁暗暗偷笑,孟子荀子都是几千年前的人了。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基础,哪是你一个小小的女子能够反驳的了的。真要反驳,几千年来早就有人反驳了。

“姑娘!”我知道已经把她镇住了,那么也是我该开溜的时候了,“看样子你很难反驳我,我也很难说服你。这样吧,你若想到了可以反驳我的话,随时可以来找我。我每天中午都在书院里派午膳。”

“派午膳?”

“是,所以姑娘……”

我还没说完,白衣少女突然冷冷的笑了起来:“一个打杂的小子,居然也敢大言不惭的胡言乱语。”

“打杂的怎么了?学问面前,人人平等。”我暗忖,你比我落后一千多年,你还不如我呢。

“住口!一个杂役,也配来说学问。”白衣少女断喝。

“那请问姑娘,东门书院开院至今,收学生可问出身?”

“不问。”

“可分贵贱?”

“不分。”

“既然院长都不问出身不分贵贱,可见在院长真的做到有教无类,天下平等啊。这是何等的境界啊!”

“哼!”白衣少女虽然不服气,但也无法反驳我。

“姑娘以后若有赐教,在我派午膳的时候,随时可以来找我。”

说完,我赶紧转身准备开溜。

“等等!”

“什么事?”

“你……叫什么名字?”

“吴辽!”

说完我头也不回的跑了。

白衣少女苍白的脸上居然泛起两朵红云,她颤抖的张开双唇,激动的挥舞着双臂。

“混账,该死,无礼的东西!居然胆敢说我无聊!”

她随手抄起一根柳条,狠命的朝柳树干上抽打,树干上的柳叶,又飘落了几片下来……

我跑回到我的小屋,长长的喘了口气。天哪,为什么会碰到她啊,我嘟囔着,自叹着自己倒霉。然后我平复了一下心情,我开始整理我的东西。

从水蓝晶石里,取出我所有的东西,然后清点了一下。工具箱还在,发电机、电动机组成的电力系统,许多的铁皮铁条、铜块铜条,还有一些零散的木棍木条等等。我将这些东西全部收好,开始安静的思索接下来该做些什么。

可是,今天似乎脑子有点不好使,思路也有些打结(PS:作者也一样)。在我冥思苦想无果后,我索性放弃了思考。

时间差不多到了该放学的时候了。于是我走到学校的小钟旁边,敲响了下课的钟声。过了一会,学子们就开始成群结队的走了出来,陆续的离开教室。

书院里的学子大多都不是东门镇的人,而是别的地方过来求学的。因此,书院除了有上课的教室外,还为学子们提供了住宿的地方。梅劲虽然就住在东门镇,但他因为每天都喜欢跟我一起研究机电,所以他借口家里太吵不好温书,就一直住在书院里。

一到了放学时间,我们会很默契的,他直接去我小屋子等我,而我则先去打扫教室和书院,然后返回小屋子。

不过,今天似乎情况有些特殊。我看到梅劲垂头丧气的向我走了过来,他的身后跟着那几个中午打他的学生,其中包括了那个衣着华丽,相貌英俊的李公子。

“怎么啦?出了什么事情?”我嘴巴上问梅劲,但其实我是问他身后那几个人。

“这小子活腻了,居然敢向我们李公子叫板!”其中一个不屑的说道。

“叫板?怎么个叫板?”我看着梅劲。

“我就是不小心走路的时候碰到他一下,他们就说我找茬。”梅劲垂头丧气的说。

“诸位,既然是场误会,我代替他向诸位道歉。”

“道歉?”李公子冷笑着,“可没那么简单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