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初露(1 / 2)

加入书签

 许多许多的譬如,一个了解未来的人,他的**将会变的无限大,他渴望掌握他一切可以掌握的事情。(顶点小说手打小说)不过理想归理想,现实是现实,路要一步步的走,饭也要一口口的吃。吃多了会撑住,路走多了也会崴脚。周行文并没有等到期末考试的成绩发放就离开了学校,走的太匆忙,甚至都没来得及跟易涵等朋友们打声招呼。

周行文自然不是没有人情味的人,只是因为造纸厂的产业链接刚刚形成,就出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1991年元月3日,元旦的假日刚刚过去,以中原省文化厅副厅长郑卫民一行人光临刚刚完成资产重组的火花造纸厂。不,现在应该叫阳光造纸厂。

杨根水于90年八月份正式和政府完成一系列的协议股份转换,启动百万救国计划。蕴含的意思自然是要使用一百万的资金去拯救各个濒临破产的国有企业。只是,计划听起来十分美好,但计划实施的过程却是缓慢无比。因为单单耗费在造纸厂项目上的资金就高大八十万之多!虽然现今造纸厂已经完全转换到阳光文化有限公司名下。但它毕竟曾是政府的企业,自然是百万救国计划的一环。但剩下的二十万资金,却不尴不尬的摆在那里,于是,就有人盯上了。

“你是说,这个郑卫民是冲着这二十万资金来的?”

阳光文化有限公司在开城的总公司就在开城最繁华的地段鼓楼区。此处原本是火花集团总部的一脚,不知道汪真用了什么办法,硬是打通了许多关系,在火花集团分崩离析的最后一刹那成功挖到了其中的一块地皮。随后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重新粉刷装修,这才有了现在看上去颇为恢弘的阳光文化总部。

周行文坐在汪真的办公室里,听了汪真关于这次不愉快事件的报告。他沉思了一会儿,摇了摇头道:“这个百万救国计划是没有人敢懂歪脑筋的。汪哥,其中肯定有些你不知道的问题。”

“可是,那位郑厅长在和我说话得时候,很多次都提起这个计划。询问我剩余二十万资金的安置工作。而且我还听说,在临走的时候,他对身边的秘书说了一句话。他说‘什么百万救国计划,沽名钓誉而已。’”

汪真作为周行文一手带上来的阳光商务会所成员,现在已经成长为能执掌一面的精英。特别是随着阳光文化在各地产业的蓬勃发展,汪真的影响力也在不知不觉之中与日俱增。只是或许是因为发展太快的关系,又或许是出身国有企业。这个人的能力是有,但有些思维太死板。他在说起郑厅长的时候,完全是以一个科级干部的口气再说话。这点让周行文很敏锐的听了出来。

“汪哥,你现在可是大老板了。没必要怕那些高管呢!如果真说起来,现在国家提倡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你现在的财富地位,恐怕才是哪位郑厅长应该仰视的!”

周行文微微一笑,在这点上微微提了提,随后才道:“话说回来,他如果真看上了那二十万。让他吞了也没有太大关系。这个项目可是省委亲自批准,易清书记亲自带头拿下的。我不相信在中原省有谁敢动歪脑筋。怕就怕这其中有些我们不知道的猫腻。最近这两天静观其变。最好汇聚一下我们的那些竞争对手的情报。前两天你不是说了,阳光书屋计划已经影响到一些人的利益。这些人才是我们最关键的敌人。”

“恩。我知道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