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我也是衙内(1 / 2)

加入书签

 第九十一章我也是衙内

Ps:终于回来了。(顶点小说手打小说)第二更送到。话说今天赶的真的很紧。继续求各种票。下强推后,收藏啥都开始回落,推荐也不好了不过这是正常现象。只希望咱们的订阅逆势增长,哈哈——

1991年元月29日,周从伟代表阳光商务会社面见了张大年,双方经过为期三天的“友好磋商”,最终签署协议,张大年所代表的联合会社以八十万的现金购买阳光商务会社旗下的三部分产业:连洼县的两处富产煤矿。山城郊区的一处新建的化工厂,以及阳光大酒店旗下KTV分部。

协议签订当日,市长宁远法出现在协议签订现场,他满面春风的对郑城商人来山城投资表示了强烈的欢迎,并表示,KTV是一个新兴的娱乐服务产业,其潜力巨大,很有前途。

在签订协议后的宴会上,张大年与市长宁远法满面微笑的热情握手被山城日报记者拍了下来,登上当日的报纸头条。文章以“强势入侵”为题,大呼外来资金强势占领本地企业,阳光商务会社无力抵抗云云。

次日,联合会社的庆祝晚会在开城举行,中国工商银行大中原区监事宁宇参加了庆功会,他慨然大笑道:“阳光商务会社的人太幼稚了他们以为协议签订以后就能拿到钱吗?”

张大年随声附和道:“是呀是呀虽然没有得到阳光酒店,但至少得到了我们目标的百分之八十的产业还是宁公子的釜底抽薪之计为妙银行虚晃一枪,咱们就能得到真正的实惠”

随后,张大年很有些猥琐的道:“宁公子,要不这钱咱们多压一段时间,或者干脆就不给了吧”

宁宇鄙夷的瞥了张大年一眼,这个张大年是典型的暴发户,头脑里丝毫就没有经商的概念,仗着好运气积攒了初始资本,如今买了郑城造纸厂就以为自己可以无法无天了吗一些商业信誉是必须要遵守的,如果你真不给人家钱,那么这次的交易还有什么意义?对方岂会把手中的产业送予你?

心里这么想着,宁宇面含微笑的摇头道:“这样不妥这笔钱最多能压一个月,等过完年是必须要给人家的。否则人家大可以收回产业。不过虽然如此,在这笔生意上,我们也赚道了单单两个煤窑,据我估计就有五十万的价值听说那个化工厂的产值也很不菲更别说还附带一个前途无量的KTV。张大哥,这次你立了大功,会社是不会忘了你的”

联合会社,是宁宇仿照阳光商务会社的模式形成的自己名下的商务会社。内部成员虽然暂时不多,但他利用职务之便,可以大量拆借银行资金,在资金实力上自然是异常雄厚。

就像宁宇所说的,这次的交易,联合会社占据了许多便宜。至少在绝大多数人看来,这个不到三十岁的青年,干了惊天动地的一件大事,他“搬倒”了老牌的阳光商务会社,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中原境内的许多企业老板纷纷打听他的来历,很多媒体都开始报道宁宇的事迹,他仿佛一夜之间成为了中原省最耀眼的明星。

与此同时,宁远法在山城又活跃起来,他频繁视察煤窑和已经付诸生产的化工厂,发表了一系列的讲话。隐约之间,显露出自己对经济发展的能力和魄力。在最近的一次常委会议上,宁远法做了“振兴山城,发展工业”的政府工作报告,赢来了满堂的喝彩之声。与此同时,省里派出经济考察小组,当考察小组返回的时候,对宁远法为山城所做的“贡献”提出了强力表扬。在这样的势头下,山城原本平淡无波的水面上,荡漾起了层层波纹。梁轻河一家独大的局面,似乎因为宁远法的强势崛起,而宣告暂时终结了。

2月初,已经进入了过年的时段,即便是张扬如宁宇,仿佛也因为得到了三处产业而暂时偃旗息鼓,周行文也返回家中。对于儿子的回归,周母自然是欣喜异常,虽然几月未见,但可怜天下父母心,周母拉着周行文的手,嘘寒问暖了一整个小时。最后还是周从建皱着眉头为周行文“解围”,他把周行文拉到书房,问道:“我很早就知道你在帮你小叔做事,具体是做什么的却不知道。去年你小叔做的风生水起,你了解多少?”

对于父母,周行文很有一些矛盾的心思,他既想要把自己做出的成绩呈现在他们面前,又唯恐那成绩太过吓人,令父母担忧操心。所以一直以来,周从建只知道周行文在阳光商务会社跟着周从伟学习,但具体学习什么,他们却不知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