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为唐铁光盟主加更2/11)(2 / 2)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便点点头,而后站起来转身就准备走了。
周皇后一见,心中略微一惊,连忙站起来问道:“陛下何去?”
“朕去筹钱!”崇祯皇帝一听,转回身,对她正色说道,“前线在打仗,花钱如流水,既然朕没法去前线,那就唯有在后面多做点事情。不管是如今战时,还是在战后,全都要钱。要安置灾民,要恢复农耕,要安抚百姓,要奖赏有功将士,要编练可战之军,全都要钱。谁要敢拦着朕筹钱,朕就翻脸无情!”
说完之后,他就转身走了。
这一次,周皇后没有再拦他,而是恭送皇帝离开,同时心中也是赞同:所有这些事情,都是紧急的事情,全都要钱。这种大事,要是敢有人和皇上对着干,那确实该死!
想着这些,她松了口气,自己这次拦住了皇上,也算是尽了一分当皇后的职责了。
崇祯皇帝出了殿门,感受到寒风地凌厉,仰天看着空中一轮冷月,心中不由得叹了口气:活在当前地乱世,真是百姓的悲哀。这一夜过去,又不知道多少大明百姓会饿死、冻死,还有被满清鞑子,被流贼杀死!
这一刻,他作为大明皇帝,感觉到肩膀上沉甸甸的,中兴大明,任重而道远啊!
感慨了一会后,崇祯皇帝大步而走。殿外候着的轮值太监方正化立刻凑上来请示道:“不知陛下移驾何处?”
“去文华殿,召内阁辅臣薛国观觐见!”
方正化一听,抬头看看天色,不由得面有难色,连忙提醒道:“陛下,如今已是天黑,薛阁老散衙回府,而且宫门也落锁了。您看……”
崇祯皇帝一听,停住脚步横了他一眼。
这个方正化,他已经有经过调查,虽然有些小毛病,但大毛病没有,因此,轮值太监中也算是比较可用的。但他有一点不好,就是一直当自己是以前的那个崇祯皇帝伺候。
这么想着,他便冷冷地喝道:“国事已是如此,难道还拘于这点限制?朕说了,就去办!”
方正化听得脸色一僵,连忙恭声领旨道:“奴婢遵旨!”
等他一走,崇祯皇帝又吩咐贴身内侍陈宝庭道:“你去东厂传曹化淳,让他带着李国臣前来文华殿觐见!”
“奴婢遵旨!”陈宝庭就没有方正化那么多嘴,立刻领旨,快步离去。
崇祯皇帝自己则直接去了文华殿,虽然御案上的奏章堆积如山,都是司礼监已经处理了的奏章,送过来给皇帝过目的。不过他此时并没有心情去抽查,而是坐着想事情。
一如自己跟周皇后所说,眼下最重要的事情,还是钱的问题。战后要钱,要粮来安抚灾民,奖励有功将士,编练强军,等等这一切都需要钱。
白天的时候,那些外廷臣子都有嚷嚷没钱没粮,甚至还想着就这个理由,让那些被掠百姓去死,让受灾百姓去死,反正朝廷没钱粮赈灾安抚。
不过对崇祯皇帝来说,其实是有钱有粮的,就是晋商那边。
那些晋商从万历年间就开始走私,各家囤积的财富应该不是一个小数目。通过陈新甲身上的窃听种子,崇祯皇帝也知道了那些晋商已经囤积了大量物资,并且还要再大肆收购粮食,如此一来也好,等到战后就一举把他们都一锅端了,那些钱粮,就正好能填补大明目前急缺的钱粮。
不过这些毕竟要等到战后才能去做,还必须要有一支信得过的军队。否则的话,抄家晋商,且不说晋商会不会提前跑了,就是派出去的人,中饱私囊,都不知道会损失多少钱粮了。
因此,崇祯皇帝心中的决定,是在组建御马监辖下军队后,确认没有问题后,找个出京演练的机会,直接奔赴山西,把晋商和有问题地文武官员一起端了,那样才能彻底。
但是,在此之前,一如他对周皇后所说的,也还要急用钱的地方。那么这些钱,从哪里来呢?
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就想起了薛国观的献策,不过他决定稍微改一下,就算是当皇帝的,吃相也不能太难看。
等了不少时间,薛国观终于从他府中赶来了文华殿,气喘吁吁地,显然也是来得挺急的。
见礼之后,都不等薛国观说话,崇祯皇帝就主动对他说道:“如今国事繁重,内阁不可再一直空缺首辅之位。朕考虑之后,觉得薛卿来当这首辅,最合朕意。不知薛卿可为朕分忧否?”
薛国观听了稍微一愣,不过随后心中大喜。大明首辅啊,百官之首,是所有文官一辈子官场浮沉最大的奋斗目标!只要是文官,又有几个人能经得住首辅之位地诱惑!
这个念头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随后他就立刻躬身回奏道:“陛下旨意,微臣不敢辞。得陛下之恩,自当鞠躬尽瘁,以报君恩!”
“好,朕明日一早便发明旨!”崇祯皇帝听了,便微笑着说道,“希望薛卿能助朕一改朝政积弊,中兴大明,薛卿自当我大明中兴之名臣!”
客套话完了,接下来便是谈正事的时候了。
这一点,薛国观也清楚,要不然,皇帝也不可能在天黑之后,不管宫中落锁,都要把他叫过来,难道还真只是为了告诉他,你要当首辅了好不好?这显然不可能!
不过正在这时,殿外又传来动静。薛国观发现来人是东厂提督曹化淳带着李国臣过来,便一下明白,皇帝是要商议什么事情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