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一章 200米全国纪录(1 / 2)

加入书签

 松软的煤灰跑道影响了陈强的发挥,他最终跑出了10秒7的成绩。

刘长春比陈强慢了02秒,以10秒7的成绩结束了比赛。

虽然输了比赛,但刘长春并没有显得很沮丧。

“真不愧是亚洲第一啊,我已经拼尽了全力,还不是你的对手。”刘长春开口说道。

“我主要是赢在后半程。”陈强压低了声音,用提醒的语气说道:“你的后半程真应该再加强一下了。咱们国内的运动员,普遍是后继无力,但外国那些顶尖高手则不一样,他们后半程就跑的很好。之前跟我较量过的那个日本人吉冈隆德,他的前半程应该不如你,但后半程的实力却十分出色。若是没有一个出色的后半程,到了奥运会上肯定会吃亏的。”

“谢谢你的提醒,回去以后我肯定要好好练一练我的后半程。”刘长春开口说道。

事实上两次输给陈强,都是后半程掉链子,刘长春也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缺点,他已经打算好好的加强一下自己后半程。

历史上刘长春是在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失利后,才开始重视起后半程练习的,到了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时候,他的后半程跑有了明显的加强,可惜的是1936年的刘长春已经27岁了,而且离开东北后,刘长春的训练也得不到保障,所以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刘长春也是铩羽而归。

只听刘长春开口问道:“下午的200米预赛,你也要参加吧?以前没见过你200米,练的怎么样了?”

“去年年底的时候,我在天津跟日本人比了一场200米,当时的对手一个叫佐佐木吉藏,另一个叫阿武岩夫,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他们。”陈强开口答道。

“有点耳生。”刘长春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这两个日本人,随后他接着问道:“结果呢,你赢了么?”

“侥幸获胜。”陈强谦虚的说。

“你行啊,赢了两个日本人。这两个日本人既然敢去天津挑战,本事肯定不一般!看来200米的短跑,我也未必是你的对手了。”刘长春半开玩笑的说道。

“别瞎说了,我当时跟日本人比赛的时候,成绩是22秒2,你200米都能跑到22秒了,还会跑不赢我?”陈强笑着答道。

“谁说我200米能跑22秒的。”刘长春否认道,随后他压低了声音,开口说:“只是训练的时候能跑进22秒,比赛里我还从来没有跑出过这样的成绩呢!”

陈强的表情微微一惊讶,因为在陈强的记忆中,民国时期的200米全国纪录,就是刘长春所保持的22秒整。

“看来的刘长春,还没有做出22秒整的全国纪录。不过他在练习中能跑进22秒,那么在比赛当中,他随时都能跑一个22秒的成绩出来的。200米的比赛,我还是不能够掉以轻心啊!”

200米的初赛和复赛,陈强依旧是没有遇到强手,保送晋级到了决赛。

当然在初赛和复赛中,陈强也没有发挥出真实的实力,对手太弱了,陈强根本无需发力就能够获得晋级。

这毕竟只是华北运动会,而不是全中国的运动会,除了辽宁以外,也就是北平和天津的运动员还有些实力,其他诸如河南、河北、山西、察哈尔、绥远等地根本没有好的大学,没有好大学也就没有好的运动员。

所以华北运动会上,运动员的整体水平要略微逊色一些。

要是全国运动会,还有上海、南京、广州等地参赛,这些地方都有很多一流大学,也有很多优秀的运动员,运动员的整体水平也会上升一个档次。

200米决赛,陈强一登场,便迎来了满喝彩。

经过百米短跑的胜利后,很多观众都已经认识了陈强,加上陈强又是山东队的运动员,格外的受到济南父老乡亲的支持。

刘长春望向周围,忍不住开口叹道:“我在东北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多观众支持我。”

“我也是第一次在家乡比赛。”陈强长叹一口气,接着说道:“其实从民国十七年我离开济南后,这还是第一次回来。这里早已经是物是人非,我在济南也没有什么亲人了。”

刘长春张了张嘴,想要安慰陈强,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最后,他还是拍了拍了陈强的肩膀,换了个话题:“一会比赛的时候,你可得加油啊,你那个22秒2的成绩,不一定能赢过我的。”

“放心好了,我肯定全力以赴!你要是不认真跑的话,说不定会输给我哟!”陈强笑着说道。

两人互相鼓励了一番,便各自站上了起跑线。

200米是在弯道起跑的,这一次,刘长春依旧是在第二道,而陈强是在第三道。所以陈强的起跑位置是在刘长春的右前方。

刘长春的起跑位置是沿着跑道曲线的,其他的运动员也是一样,唯独陈强,他的起跑方向是斜的,而且尽可能靠近跑道的外侧线。

之前在200米预赛里,刘长春已经见过陈强这种弯道起跑的方式,他跟宋教练讨论了一番,得出的结论是这样倾斜的起跑,是为了在起跑时获得更大的冲刺距离。

刘长春和宋教练都觉得,这种方式的起跑显然要比传统的起跑方式更科学,但是刘长春却并没有盲目的去学习。短跑运动员到了国家一级运动员的水平后,技术特点都已经比较的成熟,这时候仓促的改变自己的某项技术,非但提升不了成绩,反而会使得成绩出现下降。

所以刘长春只是将陈强的这种起跑方式记在心中,等回到东北以后,他还需要通过训练来学习陈强的弯道起跑。

“各就各位,预备!”发令员高喊一声,同时举起发令n,现场的观众们也随之安静下来。

“啪!”n声响起的同时,运动员开始启动,而看台上也在同一时间爆发出了疯狂的呐喊声。

“陈强,加油!”

“陈强,加油!”

所有的人都在为陈强加油,毕竟这是济南本土的选手。

赛道上,陈强对于周围的加油声视若无睹,此时他将所有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比赛当中。

这毕竟是弯道跑,陈强在加速转弯的同时,还要尽可能的沿着跑道的左侧内沿线,以便获得最短的行进距离,同时他还要避免踩线犯规。

要做到这一点,陈强必须要分出一部分精力时刻盯着跑道,他每一步都不能出错,所以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但同时他还需要尽可能的提高自己的速度,所以他每一步都必须要大胆的迈出去

胆大心细,大概就是陈强现在所呈现出来的状态。

刘长春留意到,陈强的身体是倾斜的。

“他的身体是斜的,这样做有什么用?”刘长春的物理学的显然是比较一般,不知道这是在利用向心力。

不过陈强所表现出来的速度,却让刘长春有些心惊。

“好快啊,这可是弯道跑,陈强竟然还能够跑这么快,他是怎么做到的!”刘长春已经意识到,陈强在弯道所表现出来的速度要比自己快的多。

这个时代的运动员,还不懂得利用向心力来加速,他们在弯道跑中实际上是在用身体对抗向心力,这弯道的速度自然就提升不上来。对于很多三十年代的运动员来说,如果弯道的速度过快,很有可能会无法控制身体转弯,所以对于陈强这种高速的弯道跑,刘长春有些无法理解。

如果是美国春田学院的教授,仔细的观察陈强的弯道跑后,大体会明白其中的原理。不过想要模仿,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陈强所用的毕竟是未来的短跑技巧,这是经过好几代人几十年来不断的实践和研究所得来的最佳方案,凭着这个时代人的见识,单凭肉眼看几遍很难吃的透。

况且在未来,高水平的体育训练已经体系化,一个200米短跑,所涉及的不仅仅是短跑技术方面的训练,还有体能方面的各项训练,那些世界级的短跑运动员,还需要心理稳定性方面的训练,这在三十年代,不仅仅是训练技术达不到,训练的理念,训练的硬件,也全都达不到。

好在陈强有一个训练空间,让他可以享受到未来的训练,否则的话,以三十年代落后的训练条件,即便陈强有来自未来的体育理念,也达不到未来运动员的那种水平。

言归正传,此时的刘长春已经发觉陈强的弯道速度很惊人,他不仅无法追上陈强,还会被拉开差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