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死神GH-41攻击直升机(1 / 2)
在中华帝国传统军事项目当中,重型主战坦克的地位毫无疑问的是军方耗时多年研发成功的M36装甲战车,其他军工企业研发的主战坦克虽然性能也很高,但经过试验场的测试后,都不是M36的对手。</p>
但帝**方在对这些坦克的性能参数进行检查后,发现不少先进的设计理念,于是责令皇家兵器重工在M36装甲战车上进行了一些这方面先进技术的升级,使得帝国陆军这款主战坦克的性能更加完善。</p>
中型的M28A3豹式主战坦克和轻型的M35猎犬主战坦克同样击败了同类竞标的军工企业,但每个军工企业的竞标战车都有独特独到之处,值得学习。因此,尽管其他公司的战车没有得到采购订单,但帝**方也给了他们些汤喝,对这两款主力战车的升级和改进所需设备的生产就交给了他们。</p>
同样,W30轮式步战车和Z29反坦克战车也是这样处理的。</p>
作为中华帝国陆军装甲部队的主战兵器,M36战车、W30步战车和Z29反坦克战车这装甲三剑客的主导地位是没有变的,但是根据中华帝国《光华四十年的新建陆军编制条例》,帝国陆军装甲部队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的作战需求,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p>
光华四十年后,中华帝国陆军重新分为甲乙丙丁戊五个等级,一线王牌装甲部队列为甲等,编制也较以前的两万人兵力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装备也进行了现代化升级,兵种更加细致化,在突出机械化作战能力的同时,也强化了装甲师可以应对各种作战对象和作战环境的能力。</p>
以中华帝国皇家禁卫军第一装甲师为例。第一装甲师隶属于中华帝国皇家禁卫军第一军,驻地为北苑综合军事基地,下辖的主要战斗部队为:1个机械化步兵旅和两个装甲旅,另有师炮兵部队、战斗航空旅、工兵旅、防空旅,以及通信、情报、防化、宪兵等分队,总计员额17000人左右,较帝国陆军一线装甲部队20000人的制式编制少了三千人。</p>
虽然一个装甲师的人数少了,但是战斗力却没有任何下降,反而大幅度提升了。</p>
皇家禁卫军第一装甲师辖1个师部与师部连、2个装甲旅旅部与旅部连(共辖6个坦克营)、1个机步旅旅部与旅部连(辖4个机步营)、1个工兵旅、1个防空炮兵营、1个军事情报营、1个通信营、1个师炮兵司令部(下辖3个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兵营、1个227毫米暴风雪多管火箭炮兵营)、1个师支援司令部、1个师航空旅(下辖2个攻击直升机营、1个空中突击连、1个航空指挥连、1个快速反应中队)、1个化学连、1个宪兵连及1个师乐队。</p>
主要的战斗装备包括:M36A1虎王重型主战坦克248辆,M28A3豹式中型主战坦克100辆,M30轮式步兵战车216辆,M35猎犬轻型坦克(又称骑兵战车)100辆,Z29反坦克战车100辆,各类装甲输送车(包括救护车、工程车、油罐车)308辆,各类装甲指挥车(包括雷达定位车、无线电通讯车)167辆,光华四十一年式(GH-41)攻击直升机36架,三十八年式GH-38型武装直升机20架,光华三十九年式(GH-39)运输直升机36架,GH-40型侦察直升机44架,光华三十九年式M911型155毫米自行重榴弹炮72门(履带式底盘),暴风雪火箭弹发射车30辆等。</p>
在战略机动能力方面,第一装甲师除师先头部队和师属航空旅可通过帝国航空司令部的Y-8飞马大型运输机快速投送外,师其余重装备(各型坦克、步兵战车、全履带(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自行重榴弹炮、暴风雪多管火箭炮等)必须通过海运或陆上运输,从前沿部署地区投送到危机地区。为使该师尽快形成战斗力,通常将该师人员全部空运至战区,并启用战区预置和海上预置输送工具。</p>
在战术机动能力方面,全师编有各种作战车辆和输送车辆5700余部,各型直升机136架,具有较强的地面和空中战术机动能力,昼间地面机动速度每小时30公里,夜间每小时25公里。在非作战条件下,一昼夜机动距离可达500公里,在战斗条件下一昼夜可机动150~200公里。师航空旅的2个攻击直升机营机动作战半径可达130公里。运输直升机一次空中机动运输一个步兵连,空中机动速度可达200公里/小时,即便在掠地高度(7~30米)飞行,也可达150公里/小时,是其坦克和机械化部队机动速度的3~4倍,可配合装甲师进行连级规模的空中突击作战和机降作战。</p>
帝国陆军部制定的快反计划是装甲师采用的是“人员空运、装备海运或者陆运”的战略机动方式,这样可以快速安全的将主力部队投送至战场上,达到出其不意的战略目的。</p>
中华帝国皇家禁卫军第一装甲师向来是帝国陆军革新装备的典范,所有新式装备都要先经过第一装甲师进行验证性的服役之后才正式装备给其他部队。</p>
对于中华帝国陆军而言,高性能战车、火箭弹发射车都不再是新鲜玩意了,甚至陆军航空兵成立后,一度将飞机配给装甲部队的事情也都体验了过了。但各种直升机服役帝国陆军,这却是天大的新鲜事儿。</p>
其实中华帝国对于直升机的研制早就进行了,当初王辰浩提出发展飞机的时候,就曾经提及发展直升机概念。只不过王辰浩总不能事事亲身躬为,帝国初期的发展,各方面都需要王辰浩的悉心指导,人的心力总是有限的,当帝国空军夺取世界航空霸权地位后,直升机的事情王辰浩早就忘到脑后了。</p>
不过,帝国上下对皇帝的狂热崇拜是没有丝毫减少的,王辰浩所说过的每一句话,总有人记得一清二楚。尽管后来国事繁忙的王辰浩忘记了直升机的事情,帝国航空委员会的心思都花在了飞机上面,对直升机的研究并不重视,以至于直升机研制项目老早就立项了,但进度却非常的缓慢。主要因为用于直升机的研发经费都被挪用给其他项目了,开发直升机的人员更多的却是梦想着研发飞机,对直升机研发的热血也不够。</p>
但有一个人一直坚持着,他坚信帝国皇帝陛下王辰浩的每一句话都含有深远的意义,这点已经被整个中华帝国国民乃至全世界的人都相信,他们坚信王辰浩是一个拥有先知能力的超人。</p>
这个人便是冯轲才——中华帝国航空委员会总监冯如的儿子,深受皇恩的冯如一家经常能够进宫见到皇帝,冯轲才从小就在父亲的影响下对王辰浩充满了狂热的崇拜。一次在冯轲才玩竹蜻蜓的时候,王辰浩想起了直升机的事情顺便跟身边的冯如提起,但那时中华帝国全身心的发展飞机,直升机的理论和经验都是空白,冯如重点研制先进战斗机,没有时间鼓捣直升机,很快也就忘记了。</p>
但冯轲才却记住了,并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他放弃了他父亲的飞机设计之路,专攻直升机理论研究。</p>
光华三十年,冯轲才毕业后因为父亲的缘故,被直接分配到了帝国航空委员会工作。同事们都对他另眼相看,称他是走后门进来的。</p>
冯轲才天生好强,顿时放弃了在飞机设计室的工作,转而单独开辟了直升机研发实验室,这一呆就是八年。</p>
八年间,冯轲才凭借着他惊人的毅力,在专项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在实验室助手们都心不在焉的情况下,他竟然完成了直升机从理论到实践的全方位论证。</p>
最初的理论就是中国的竹蜻蜓。中国的竹蜻蜓为现代直升机的发明提供了启示,指出了正确的思维方向。竹蜻蜓又叫飞螺旋和“中国陀螺”,这是中国祖先的奇特发明。有人认为,中国在公元前400年就有了竹蜻蜓,另一种比较保守的估计是在明代(公元1400年左右)。这种叫竹蜻蜓的民间玩具,一直流传到现在。现代直升机尽管比竹蜻蜓复杂千万倍,但其飞行原理却与竹蜻蜓有相似之处。现代直升机的旋翼就好像竹蜻蜓的叶片,旋翼轴就像竹蜻蜓的那根细竹棍儿,带动旋翼的发动机就好像我们用力搓竹棍儿的双手。竹蜻蜓的叶片前面圆钝,后面尖锐,上表面比较圆拱,下表面比较平直。当气流经过圆拱的上表面时,其流速快而压力小;当气流经过平直的下表面时,其流速慢而压力大。于是上下表面之间形成了一个压力差,便产生了向上的升力。当升力大于它本身的重量时,竹蜻蜓就会腾空而起。</p>
冯轲才认为,直升机旋翼产生升力的道理与竹蜻蜓是相同的,基于此理,他先是用电动机来带动竹蜻蜓起飞,再不断的校正螺旋桨,总结升力、发动机动力和直升机重量三者的关系。然后形成足够的理论数据后,再进行模拟实验,即使用大型航空发动机,使其固定在升力测试仪器上,开足马力测试螺旋桨的转速和升力值。直到升力值超过模拟直升机自重,可以直接飞起来时,再开始设计安装直升机机体和控制系统。</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