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李自成的选择2(1 / 2)

加入书签

 东上进攻山海关距离较近,不会存在粮草运输的问题,但也存在其他的问题。

首先是出动多少兵力的问题,那里除了吴三桂和高第的五万余大军,还有多尔衮所率的近八万清军精锐。敌军兵力高达十三万之众,且多为精锐。

若是派兵少,很有可能会被多尔衮直接吃掉。因为失了榆林,军心已经十分动荡。若是再败一次,形势恐怕会变的完全不可收拾。

但若是尽起大军东上山海关与清军决战,似乎也并非良策。

首先,多铎很有可能会从北面杀入京畿,引发混乱。其次,因为之前的拷掠,北地的乡绅官员对闯军极为不满。大军东上,谁又敢保证不会再出现一个姜瓖?后方不稳,大军轻动,一旦有变,后果同样不堪设想。

除此之外,李自成还有另外的一个担心。吴三桂打的是为崇祯帝复仇的旗号引清军入关,周显虽然脱明自立,但谁都明白那只是迫于形势。若是在决战的关键时刻,他引兵北上,从背后偷袭闯军。那样的话,闯军定会遭受空前的惨败。

众臣讨论了好几天,分析了各种利弊,但始终无法达成一致。

李岩的意思是由李自成坐镇京师,遣一员大将领闯军主力东上山海关,与清军决战。

这个大将自然是刘宗敏,但刘宗敏本人有点不情不愿。在京师拷掠诸官玩的正高兴呢!却突然让他领兵东上。胜不胜暂且不说,最主要的是辛苦。

入京师后,山珍海味,美女少妇,应有尽有,人都胖了二十多斤。这时候让他离开自己的安乐窝,他当然不愿意。

但他又不能明说自己不愿意,他以退为进,说满虏不足为惧,李自成应该亲征。这样既可以竖立起自己的权威,也可以让天下人看到大顺皇帝的英勇神武。还说到时候南方一定望风而降,平定天下指日可待。

而牛金星则认为李自成应该在京城先登基称帝,以稳四方。至于清军,他同样也认为不足为惧。他说出了李自成内心的忧虑,提出周显有可能引兵北上。

李岩则认为周显不会,反而觉得可以和周显合作,让他领兵从海路袭击清军的粮道。但大部分闯军将领显然不如此认为。

李自成抱着试试的态度,写了一封信给在济南的顾君恩,让他向周显提出。

回信很快便到了,周显同意了。但牛金星又认为周显答应的太快,必有所图。

在众臣争论不休之时,李自成只能投向宋献策,让他算一卦来预测是否当战。

宋献策掏出一个龟甲,几个铜钱,嘀嘀咕咕了大半天,最终算出的结果是“等待时机,大军必胜。”但这个时机是什么,他又语焉不详。

李自成思索了一整夜,今日终于下定了决心。

他让贺锦戴罪立功,领少数兵卒前往太原,统领当地兵力抵御多铎,防止清军从东侧威胁京畿。

他让手下大将党守素领兵北上宣府,增援在那里的陈永福。在姜瓖跪降满清的时刻,陈永福虽然败于多铎,但坚定的站在了闯军这边。而且宣府乃京师的北门,不得有失。所以,他派出他亲信的党守素前去增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