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成长(2 / 2)
大宋王朝,别看号称中华最富有的朝代,但是在乡村间,无论种地还是经商,想要赚钱就要起早贪黑,这些人也早已经习以为常,这根本算不得什么条件,老董笑着答应道“这是自然。”
徐德善道“第二点嘛,便是这修建学堂,我为督造,你们皆要听从号令,不得出现半分差池。”
徐德善这个条件也是理所当然,拿人家钱嘛,自然要听人家的,老董点头道“这也可以。”
徐德善道“第三,你们干活要尽心尽力,不能偷懒耍滑,嗯,马县尉也可以在这上面记一笔大名,随时巡视,到时候发现偷懒者,严惩不贷。”
这一次,众人的脸就黑了,若是说这些工匠,手艺是有,但是除非紧急事情,否则谁干活要把自己的命卖进去,都是有一搭没一搭,半日里只要不是纹丝不动,便是过了,反正工钱是按天结算,时间长了,自己的钱还拿的多呢。这个小孩可不傻,他给的钱多,自己干的活就也要多。
众人倒是有心不答应呢,可是旁边的马德彪听见自己也有钱拿,立刻把眼一瞪,哪里还有谁敢反对,立刻满口答应,反正这学堂总是要建的,多干一点活的话还有钱拿,何乐而不为呢。
看见众人皆都答应,徐德善叫众人前来登记在册,把名字,住址,是哪一种工匠都写了下来,徐德善再看了看众人,把众人带到了他选好的地方。
虽然说燕赵大地都是平原,一马平川,但是细看起来也是有些区别的,徐德善选择的这个地方,其实还是费力一番心思的,这个地方距离富平乡不远,守着大路,背靠这一条小河,旁边有一片松林,更重要的,在这河边,徐德善还发现了一片粘土地。
这简直就是天赐之地,一下子把徐德善所面对的困难都解决了,守着大路,交通方便,松林,可以随时砍伐,用来当房梁房柱,而粘土,这完全可以做一个小小的土窑,自己烧制青砖。如此一来,那些耗费时间的步骤完全可以省略,
按照徐德善的推算,只要安排得当合理,一月之期建造学堂,绰绰有余。
当然,都说了是要安排合理才行,而这里的一切又都要是徐德善设计,除开他每人能够知道下一步要干什么,所以接下来的时间里,徐德善成为了最忙的人,他不仅要计算工期,分配各工匠之间的任务,还要考察各人的工作质量,遇到什么难题争执,徐德善也要出面解决,有的时候,徐德善还要向这些人讲解一下水平垂直的判定,规定多人之间的流水线作业流程,最重要的,徐德善要算计着自己手里流水一样花出去银子的结余。
这样的工作强度,莫说是徐德善一个四岁孩子的身躯,就算是徐才正,恐怕也不能坚持下来,可是徐德善偏偏就真正的坚持了下来,这是他第一次主持一项规模还不算很大的工程,他在教导工匠如何更快更好的完成工作,但更多的,他也在实践中丰富着自己的经验与阅历。
徐德善很珍惜这一段岁月,他除了在一开始表现的像一个权利者,而后的日子里,他每日都要泡在工地上,向各种工匠请教各种问题,总结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的偏差,使自己可以在新的一天里不断进步。
当然,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在宋朝这个封建社会,民间的工匠之间,就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约定,自己的技艺,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没办法,吃饭的手艺,教会了徒弟,不就要饿死了师傅,故此徐德善在询问的时候,也碰了不少的钉子,有些人打死也不肯把自己心中的那些技巧说出去。
一些泥瓦木匠,能有什么高深的本事, 他们的这些技巧,对于他们来说是身家性命,怀中珍宝,可是对于徐德善来说,根本就不值一提,其中相差的,就只是经验而已,遇到这种情况,徐德善也不着急,就搬一个凳子坐在这工匠前面看着他干活,你可以不教我,但是你总不能不干活吧,若是不干活,看马德彪怎么收拾你,而只要那些工匠开始干活,他的技巧,自然而然的就被徐德善学了过去,据统计,还没有哪一个工匠能够有幸被徐德善看半个时辰以上。
徐德善这里忙的热火朝天,而故事另一个主角王全早倒是松心,王全早自从上一次偷偷来过徐府之外,就好像要完全与徐德善划清界限一样,再也没有来过,若是徐德善有什么需要,也是马长青出面进行调解,只不过有一件事王全早是做的很漂亮的,那就是从始至终,也没有人来找徐德善的麻烦。
一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时光流逝,留给徐德善的时间越来越少,为了赶在一月之内把学堂建造起来,徐德善甚至还组织了几次夜里的施工,把进度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计划内,也亏的这里距离富平乡不远,吃住都还方便,再加上徐德善大把的银子撒出去,终于,徐德善卡在了一个月的末尾,学堂,建好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