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六章 梅师傅离开(1 / 2)
梅师傅和老孙的争执,维持的并不算久,毕竟梅师傅自己还要勤劳的负责很多的事情,而老孙也不是闲着没事就闲聊的人,毕竟作为一家之主,还是有很多的事要做。
我也没在关注梅师傅到底会不会对于这件事产生什么情绪,毕竟这样的争论在我看来其实都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毕竟两个人从最早的生活环境就不一样。
其实老孙最早的时候,老家那边的环境也是不怎么样的,因为我曾经说过,当年这里也属于是黄泛区,之后无论是怎么样一个故道,形成了现在的黄河之后。留下的黄泛区盐碱地,其实让家乡周围种地都变成了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
而为了保证居民能够吃饱,也就只能选择种植高粱玉米这样的农作物来填饱肚子。而老孙老家附近就是靠着高粱面窝头来过生活的。
而据老孙自己说,小时候是真的吃够了这些高粱面。就老孙自己的描述,这高粱面热的时候对于小孩来说,就太烫了。而等稍微一凉了,就会非常硬,能硬到什么程度呢。咬一口之后,窝头上面能够留下一层白茬,咀嚼非常困难,最终真的是非常难以填饱肚子。毕竟吃着太费劲,对于孩子来说,实在是一个困难的事情。
那个时候虽然说主要的粮食作物不是玉米就是这样的甜高粱,这样的作物抗盐碱的能力还算可以,而小麦基本上别想着靠这样的土地进行种植。毕竟当时就是井水里面,盐碱度也是非常高,浇灌作物不但不能促进生长,反而会让这个作物枯萎。所以那个时候我们这附近种地都是靠天吃饭的比较多。
而就老孙的描述,当时就算是吃玉米面的饼子或者是窝头,也要比高粱面的强得多,因为玉米面主食就算是再粗糙,它总归一种蓬松松软的状态。而高粱面可能会稍微的细一点,可最终这个硬度让人难以下口咀嚼,才是一个最大的问题。毕竟什么东西都是需要经过咀嚼才能咽下肚子,之后才能经过消化转化为能量。
虽然玉米面制作的主食,难以下咽,总归还是能咽下去的。而这种高粱面,对于当时的孩童来说,连咽都咽不下去,实在是有些过于难过。
可能梅师傅儿时也是这么过来的,不过相对来说梅师傅就从来不太会说这样的事情。因为梅师傅属于那种敢打敢拼的人,跟我讲过很多出去的事情,比如最早赶着牛车去大约一百五十里之外的地方灌装啤酒,再赶着车弄回来为乡里乡亲们解渴。
还有梅师傅结婚的时候,为了置办大席上需要购买的大鲤鱼,专门自己一个人赶了一天的路来到城里,在两毛钱一晚的大车店通铺上睡一晚之后,第二天去市场上买最鲜活的大鲤鱼,再赶着牛车重新回家。
相对于老孙比较顾家的人,因为他家的老爷子一直就算是上班的职工,虽然一开始可能也是临时工的身份,可那个年代如果干得好的话,转正也并不算是什么困难的事情。而梅师傅可能就属于那种老人分家比较早或者是老人去世比较早的人,什么事情都需要自己操持打拼,加上自己家属的身体原因,这样的情况就导致了梅师傅早早就愿意出门打拼,并且对于一切收获都来得很珍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