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没有心(1 / 2)

加入书签

 一身僧衣,脚下一双布鞋,身上沾着风尘的气息,尤其被风吹日晒打磨的黝黑脸上,更是透着刚毅,目光却灵动如孩童。

第二天一大早,安然打开门,就看到一个僧人盘坐在店面外面,顿时好奇的问道。

“师傅,从何而来,从何而去?”

僧人站起身,腰身如苍劲老松,向安然行了一个礼,手腕没有佩戴佛珠,连佛家最典型的捻佛珠也没有,就这么空空如也,回道“从东而来,向西而去”

安然顿时了然。

这里的东可不是东土大唐,西也不是大雷音寺的西天,而是东边五百多公里的济安寺,西是离水县两百多公里外的马安寺,这一东一西七八百公里,靠着一双布鞋一步一步踏出,就是一场修行。

安然心里顿生敬意。

一啄一饮,一牵一念,皆为修行,生活清苦而远离名利是非,这才是苦修。

现在社会苦修僧人很少,甚至可用凤毛麟角来形容,反而职业僧人不少,甚至很多寺庙招聘上要求“本科毕业,五天八小时,长白班,月薪一万到一万五,精通金钢经,明文经,在寺庙食素,私下自行管理”

这被无数人诟病,“一本《红楼梦》《西游记》养着几百年的研究者,寺庙更是养活了几千年的僧人”

安然转身回到厨房下了一碗面条,苦修僧人不食五荤,既大蒜,小蒜,兴渠,慈葱,茗葱,有的苦修僧人甚至将韭菜也列为荤菜,油就更讲究,猪油,色拉油都不食,只食菜籽油,有的僧人甚至连花生油都忌。

意为花生为子,壳为母,如何能食人子,但到了菜籽油这里,就没这说法。

这也是极少苦修僧人会讲究,一般僧人只会将大荤列为禁忌,像济颠这类吃肉喝酒的清外狂僧不在此列。

将素面放在僧人面前,安然问道“大师,怎么称呼?”

“施主客气,小僧法明”

安然没想到面前这个不起眼的苦修僧人居然空,明,妙,行,中的明字辈,在院里也是很多人的师叔师伯。

在安然诧异目光下注视下,法明将素面推到安然面前,指了指店里的菩提树,然后莫名其妙道。

“唐朝有商人,名徐严,字子言,邀来明寺住持清茗大师为七十老母祈福,临走时徐严送清茗大师一副周天的《观山图》,清茗大师婉拒,然后指向徐严书架上《大孔雀经》,徐严抚须大笑三声后,将经文送与清茗大师,回到寺庙清茗大师日夜祈佛,然不过百于天,商人徐严恶疾顿消,老母也与八十一高龄仙逝”

“施主您悟了没有”

安然醒悟倒是醒悟了。

这法明意思让他东施效颦,学那唐朝商人,将菩提树赠送与他,也不算送,是用安然煮的素面和他换,然后他回去后日夜为他祈福,让他百病顿消,母亲活到九九圆满之际。

难道不知道他父母不久前才刚刚车祸离世。

安然皮笑肉不笑,也讲起了故事,道“明太祖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因河南长时间干旱,接受朝臣建议,去寺庙礼佛求雨,在大殿上问一位和尚,问道“我这当皇帝的,在佛前跪拜还是不拜呢?我要是不跪岂不是对佛祖的不尊敬吗?万一佛祖不满降灾与天下苍生怎么办?”和尚奉称“不拜”。朱元璋问何故不拜,和尚对曰“现在佛不拜过去佛”

法明欠了欠身,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