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三章 暗度陈仓(2 / 2)

加入书签

火花飞溅,引燃桐油,火把几乎与柴架同时燃起,在美人岭大放异彩的火马阵再一次现于人世!

火马迎向匈奴!

数十匹狂乱的奔马聚成三列,在匈奴惊恐地目光中,向着他们飞奔过去。

他们慌忙射箭,密集的箭雨登时便将半数火马击毙当场。

但毕竟有存活的马匹,三排马阵散列冲刺,越往后存活率就越高。活着的马拖着死去的马飞奔,像奔腾的列车般直撞入匈奴阵营!

人仰马翻!

李恪的将领恰到好处响起,火马还未冲破敌阵,盾阵便已重组阵型,队形前压!

“先生有令,帅旗前压,全军不止,凡无令驻足后退者,斩!”

“架盾!盲进!”

“弓手!射!”

“山!山!山!哈!”

“全军!掩杀!”

这一战匈奴大败!

迭巴部战死四百余,被俘百余,巴特如丧家之犬般领着残兵退回关城,城门紧闭,死守不出。

民军方面的损失也并不比匈奴小。盾手在短兵交锋中战死百余,缺少防护的弓手更是在匈奴的箭雨下死伤近半,李恪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终于在关城之前立住阵脚,形成压迫之势。

战线直推到魁伟的北墙城下,民军驻步,屏息待命。

小小的楼烦道呈现出军史上极少见的混乱。

李恪驻兵在北,虎视关城苏角死守在东,无力突杀太原郡的更卒在南面噤若寒蝉,不敢妄动而被重重围困在正中的巴特不仅占据地利,更是手掌雄兵。

接下来,要攻城么?

所有人都等待着李恪的命令。

即便民军远不具备攻城的能力,但只要李恪令下,他们便敢于冲锋!

这是李恪用月余胜仗和戈兰部的毁灭喂养出来的志气!

民军上下,皆求一战!

这时,李恪命令部队驻停。

猬集的民军在距离关城两三百步的地方停了下来,苦酒里的亲随驱赶着背负柴架的战马在队前列阵,数量足有两三百匹。

除掉让司马欣带走的战马,这一次,李恪几乎把所有的马都赶到了前线,就是为了让巴特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

民军开始在马群之后筑营。

拖着伤腿的儒出现在军阵当中,从由养手下接过主持的工作。他驱使着从各地搜集的民夫运送木料进入谷道,当着匈奴的面开始以木料筑城。

谁也不明白李恪打算干什么。

民夫筑城,民军待命。他一面严防着巴特部的反击,一面让民夫快马加鞭,搭建框架。

战事骤停了两日。

两日之内,一座雄伟的框架渐渐成型。

木质的城墙高五丈,超过楼烦道的关城高度。又因为地面不适合深挖建造地基,整体截面被造成梯形,外侧垂直,内侧倾斜,上宽两丈,下宽十丈。

城内上下等分四层,以爬梯相连,士卒既可以从斜面外侧登顶,也可以从内侧向上攀爬。

这样一座木城的工程量可想而知,虽说早早便搭起了框架,但想真正将整座城丰满到可用于守御的程度,至少需要半个多月。

莫非李恪想和匈奴一直僵持下去?

再无余力的句住塞又如何能坚持这么长的时间?

时间在疑惑和焦虑中一日日过去,句注塞方向偶有攻伐之声传来,但巴特深陷重围,也不敢再如往日般全力工程,每次交战,皆是浅尝辄止。

又两日,儒以草席、粗麻遮住木城表面,李恪带着辛凌和旦登上城楼,在显眼处眺望城内。

城下,旦的骑卒队频繁出入谷道,第一支民军趁夜色退出谷道,人数近百。

越来越多的民军脱离大队,取而代之的是楼烦关和句注里临时募集的着甲民夫。

帅旗依旧高悬,但方滕已经彻底没了动弹的力气,若不是蛤蜊随着儒一起来了前线,这么多日下来,这个罪魁祸首说不定早在旗杆上舒服地死于非命了。

如此,第日

始皇帝二十九年,季冬,十二月初一,匈奴南侵第三十三日,秦军的战鼓惊起于长城之上。

司马欣,抵达战场!11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