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好汉去建州(2 / 2)
至于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他已经无心思去考虑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命要没了,想再多又有狗屁用。
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魏良臣想到的事情,别人也想好了。
还没夜半三分呢,驿站外就来了一队明军,说是奉都司之命前来护送察访使去建州。
这个察访使当然不是魏良臣,而是熊明遇。
辽东巡按是熊廷弼,其任上不足一年,又是楚党的人,熊明遇却是东林党的人,因而若想熊明遇出任辽东巡按解决魏良臣,进而牵连司礼太监金忠,程序上会很麻烦,要打的口水仗也太多。
事情紧急,容不得耽搁,因而顾宪成、李三才给京中的邹元标等党人指示,由邹元标出面说动兵部尚书李化龙,在其职限范围内临时给出一个建州左右卫察访的差遣。
因为高淮的事,建州右卫都督奴尔哈赤据兵讨款,此事虽一直由辽东都司处置,且皇帝派杨镐为钦差出关调查,但毕竟事关边境安危,兵部自不可能不闻不问。
万一辽东方面处置不当,建州真的作乱,兵部势必要调动大军进行镇压。因而,堂官李化龙有必要详细了解建州讨款的具体情况,及建州方面的军事力量,从而可以早做准备,李化龙同意派给事中熊明遇以察访名义前往辽东。
李化龙显然也是对辽东都司,对李成梁不太信任,要不然也不会派人前往辽东。只是,他不知道,这件事从头到尾,他还是被东林党利用了一下。不过,这是阳谋,就算他知道,也说不出什么。毕竟,边乱是事实,此事牵涉兵部也是事实。
熊明遇是在抵达锦州后得知奴尔哈赤子洪太主一行被魏良臣误杀之事的,尔后便快马加鞭赶到沈阳。连李成梁那里都没拜会,就直接去了驿馆,以察访使的名义要求魏良臣这个副使马上同他前往建州,查清讨款及误杀一事。
这个要求当然让魏良臣觉得来的是个催命鬼了。
魏良臣坐在房中焦虑不安,那心就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难受急了。
外面的兵马明为护送,实际就是监视,根本就是防他魏舍人屁股一拍闪人的。
良臣无奈,只好再去找杨镐,希望这位便宜老师能够帮自己顶一顶,至少拖个几天,等京师弹劾李成梁的风潮起来后,再作定夺。
杨镐很为难啊,真的很为难,熊明遇这个兵科给事中他当然不放在眼里,可是人背后的李化龙却是他得罪不起的。
论资历,他万历八年中进士的时候,人李化龙就是南京右通政使了。他做援朝军务经略的时候,人李化龙就是总督湖广、川、贵军务兼巡抚四川的封疆大臣了。
所以,这件事,杨镐真的没法替魏良臣撑腰。他好不容易有了起复机会,实在是不敢冒着得罪李化龙的风险硬撑魏良臣这个杂流舍人。
好在,杨镐还是替魏良臣考虑的很周到,将自己钦差卫队的仪仗和名义都给了学生。同时,还让尚伯芝率兵和他一起去。总之,无论如何是要确保他的安全的。
一听尚伯芝带兵和自己一起去,良臣眼睛珠子顿时转了转,然后以一幅悲呛的口吻对杨镐说道:“既然此事因学生而起,那学生便亲赴建州,只消能为朝廷,能为陛下,能为老师分忧,学生个人安危便置之度外好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话说的好,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难得,难得啊!”杨镐很是欣赏。
还好他没问这句话到底是魏良臣说的,还是哪位贤人说的,要不然良臣很难回答啊,总不能说这话是司马迁说的吧。
良臣终究还是上路了。
除了他自己的卫队,尚伯芝奉杨镐之命带了三百兵马护送于他,这三百兵良臣看在眼里,很是羡慕,因为都是一等一的战兵,精气神连同军械装备,俱是精锐。
熊明遇自己没多少随从,拢共不过几人,因而见魏良臣这个杂流舍人竟然这么大排场,一时有些不岔。不过想到自己的使命所在,便暗笑一声,不去计较。
从沈阳去建州,单程不过七天。
这几天,良臣表现的非常棒,用当世话来说,那就是十足的好汉。
用成语来形容,就是谈笑风生。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