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漫说围棋(1)(1 / 2)

加入书签

 围棋,是一种策略性两人棋类游戏,中国古时称“弈“,西方名称“go“。

流行于东亚国家中、日、韩、朝,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

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帝尧所作,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

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围棋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它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

围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线段将棋盘分成361个交叉点,棋子走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落子后不能移动,以围地多者为胜。

因为黑方先走占了便宜,所以人为规定黑方局终时要给白方贴子。

中国古代围棋是黑白双方在对角星位处各摆放两子对角星布局,为座子制,由白方先行。

现代围棋取消了座子规则,黑先白后,使围棋的变化更加复杂多变。围棋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

这些事情尽人皆知,又无法不提及。

围棋,起源于中国,中国古代称为“弈“,可以说是棋类之鼻祖,围棋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

晋张华在博物志中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说法:“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若白: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

1964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就采纳这种说法,甚至将其确切年代定在公元前2356年。

唐代诗人皮日休所作的原弈认为:“弈之始作,必起自战国,有害诈争伪之道,当纵横者流之作矣。岂曰尧哉“

明朝陈仁锡在潜确类书中又提出“乌曹作博、围棋“。乌曹相传是尧的臣子,有的人又说他是夏桀的臣子。

后来,董斯张的广博物志、张英的渊鉴类函等也采录了这种说法。

明朝林应龙在适情录中认为,围棋是容成公发明的。

据列仙传记载:“容成公者自称黄帝师,见于周穆王,能善辅导之事。“

围棋在春秋战国这时已在社会广泛流传了。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卫献公自夷仪使与宁喜言,宁喜许之。大叔文子闻之,曰:呜呼今宁子视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可靠的涉及围棋的记载,时间是公元前548年。

孔子论语阳货载: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孟子孟子告子上载:“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