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下棋据点(7)(1 / 2)

加入书签

 这次争棋之后,御城棋停弈了。棋手的人数很少,棋界势力微乎其微。

争棋五年后的万治元年1658年,算悦47岁时谢世。继承人道悦成为三世本因坊。

嗣后四年即宽文2年,围棋和将棋作为寺院支配下的活动被正式确定了。

宽文4年,御城棋又重新作为传统活动开展起来,棋界呈现繁荣景象。

宽文8年,幕府出人意料地任命安井算知为“名人棋所”。事情的经过据坐隐谈丛中叙述道:

“算悦刚死,算知认为机不可失,他向平素宠爱他的松平为首的权贵们哭诉请求,终于在宽文8年10月18日得到名人棋所职位。”

这是充满恶意的说法。天敌身亡而幸灾乐祸,并向当权者哭诉着要求棋所,真有其事吗

算知同算悦堂堂正正地决斗,未分雌雄算悦就死去了。

算知理所当然成为第一国手,即使马上推举他为棋所也不过分。

那么,为什么算知通过松平肥后守等当权者的推荐,还要在算悦死后十年的漫长岁月之后才获得棋所呢

1、宽文2年,棋界变成寺院支配下的组织。

2、宽文4年之后,御城棋成为每年传统活动。

3、仅在举行御城棋赛前两天,即宽文8年10月18日算知被任命为棋所。

根据以上三点进行推理,算知的任职是由于幕府的某种关系。

棋界的直属上级机关不稳定时,棋所是无关紧要的。

然而随着确立了寺院管辖的制度后,在棋界日益活跃之时,棋所的空缺会给某些活动带来不便之处。

例如,举办御城棋赛时,如果单靠寺院长官全部张罗就嫌过于费事了。有了棋所,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万事具备。

那么,由谁来担任呢从威望和实力来说,无人能及算知。不顾权贵们“哀求”,棋所地位也自然非他莫属。

安井算知继初代本因坊算砂、井上家一世中村道硕之后,成为第三代名人棋所。这时他已经51岁了。

5、不惧流放异乡

三世本因坊道悦听说算知被封为棋所,大吃一惊。

道悦原名丹羽氏,传说他是伊势松阪或石见国人士,生于宽永13年1636年。

道悦当年32岁,正值棋艺炉火纯青之时。

虽然从未与算知交过手,但与其对手的对局条件和算知是相同的,自认为是棋所的当然候选人。

他做梦也没想到,棋所事宜不跟他商量就作出了决定。不仅如此,官府在任命通告中措词更气人

“即日起认命安井算知为名人棋所,将于后天的御城棋赛中会战本因坊道悦。鉴于算知成为名人,对局应授本因坊定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