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棋社趣事(6)(1 / 2)

加入书签

 其思想基础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英雄观念和浓厚的生命悲剧意识,一种崇高的献身精神。是对生命痛苦的认同以及对艰苦奋斗而获致胜利的精神的弘扬。

借用悲剧哲学家尼采的话来说,是要求我们“去同时面对人类最大的痛苦和最高的希望。”快乐的科学

说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太史公说得好:周文王被拘美里而演周易,孔子困陈蔡而编春秋,屈原遭流放而赋离骚,左丘明失明而写国语,孙胺脚残而著兵法,吕不韦迁蜀地而出吕览,韩非子被秦国囚有说难、孤愤,诗经三百篇,大多都是发愤所作。

史记太史公自序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他们身处逆境的忧患之中,心气郁结,奋发而起,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缘故。

所以,对人的一生来说,逆境和忧患不一定是坏事。生命说到底是一种体验。

因此,对逆境和忧患的体验倒往往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可以自豪而欣慰地说:“一切都经历过了,一切都过来了”

这样的人生,是不是比那些一帆风顺,没有经过什么磨难,没有什么特别体验的人生要丰富得多,因而也有价值得多呢

前面所说负有天降大任的人,毕竟那自古至今,都绝对是极少数人;关键在于,他们会不会同样有高估、低估的问题呢感觉即便也有,相对程度也轻微多了。

反而是绝大多数经历平平常常、表现普普通通的那些大众,这方面相对严重得多。

实际上,普通人如此,极其正常;不然的话,不就不是普通人了吗

张游棋风稳健,他的棋很难看出多厉害,这一点与高嗣正相反。

另外四位各有各的特点,唯一张游似乎没有什么特点;不很华丽、不很厚实、不很锐利、不很灵活太多人不知道他有多厉害。水平差一些的,总是以为自己疏忽大意了,才会输给他,不然未必怎么样。

其他相对强的棋友们,就能够隐隐明白他的强大;哪怕不那么明白,至少知道,对方总是赢自己,一定还是比自己强。

下围棋的人们,已经是很难错误估计任何人的人群了;但是依旧难以避免。

李铁如接连看了陈小军二局,受二子对抗张游。

总觉得开始陈军形势都很好,可是不知不觉地,中盘以后就每况愈下,直到形势无可挽回为止。

有时候,他就忍不住出声。结果,张游没言语,陈小军反而不高兴了。

也难怪,人家陈小军本身就很有些自负,怎么可能需要别人帮忙,何况还是在受让二子情况下

李铁如本来是想倾向于陈小军,没想到却反而帮了倒忙。

闹了个没趣,就不再看了;正好老孟闲着,就招呼他,问他还玩不玩

李铁如想想,就答应了。下起棋,李铁如感慨道,原来你们真是那么厉害。

老孟闻弦歌而知雅意,笑着说,你还算很棒的呢

李铁如蒙了,我什么很棒啊孟凡栋稍微压低音量回答,还有什么,不就是让二子之后的成绩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