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冲击3段(11)(1 / 2)

加入书签

 此喻形象贴切,给人启迪。有些人读书不懂“约取”之道,或如“布袋”,取粗去精;或如“沙漏”,不留痕迹;或如“海绵”,啥都吸收。

如此,效果可想而知。

我们读书应当像宝石矿的苦工那样,辨明瑕玉,甩掉“矿渣”,只取宝石。

博观:指大量的看书,多多,了解事物;约取:指少量的慢慢的拿出来。

承德市的所有棋手,包括高嗣在内,都远远达不到“厚积薄发”、博观约取这句话所描述的境界。

单纯说到学习下围棋方面的知识,李铁如纯粹就是一个食而不化、贪多嚼不烂的反面典型。

现在他依旧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进步那么缓慢;他进步慢,实际上别人也没怎么快;比他进步快的人,也同样付出努力比他多得多。

但是,他研究围棋书籍,目的性、针对性不强,收效甚微却是事实。

对于这个问题与李铁如的实战战绩不佳的问题,老孟和小蔡分别特意给出过忠告。

前者,老孟告诫李铁如,他打谱都只进行到百余手棋,不研究后半盘。

实际上,老孟主要就是前半盘厉害,尤其是战斗方向、时机、节奏等方面远远领先于承德市大多数棋友。

同时,他的后半盘就差多了。

所以,李铁如大可以采纳他的建议;改为专门研究前半盘棋谱,暂时专注于布局与中盘战斗的学习。

而后,小蔡的建议也非常有独到之处;他说了两点,都很恳切而实在。

其一、你无论怎么行棋,必须对自己的目的非常清楚。

其二、你必须明白,比赛里面的对手,基本都是同等水平的;所以,你能看到的棋,对方也能看到;那么,千万不要以为,能够用明显的骗招欺骗对方。

反之,如果你认为自己看不明白,那么对方很可能也看不明白。

小蔡九七年爆冷夺冠之后,特意对李铁如说了这番话,当时李铁如实际上并未听明白。

很久以后明白了,还是很受启发的。

其实,李铁如下围棋,目前就经常很困惑,往往自己就会陷入“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境地。

这个状态当然绝对不行,哪怕最后赢了也不对。

第二点建议的目的就是,小蔡还是在努力鼓励他,下棋要积极进攻。

李铁如如今的问题很简单,第一是实力还弱,这个只能着眼于长远;第二就是不知道主动进攻,这一点亟待改善。

常年打棋谱,留下了一个很明显的消化不良后遗症,人家专业棋手是绝不会胡乱进攻,但是绝不意味着不进攻。

而李铁如这些年,基本就没有掌握主动进攻;他更多的是被别人穷追猛打,一直熬到山穷水尽的恶劣境地。

作为围棋业余爱好者,其最大梦想无疑是有朝一日成为绝顶高手纵横江湖。

然而,对于业余之身的爱好者来说,无论再怎么努力自学成材,也绝难达到职业棋手的高度,更不要说成为像李昌镐那样的天下第一。

有趣的是,职业棋手和业余棋手居然都会相互羡慕对方。

除了棋盘上的真正较量,有时候,区别职业棋手与业余棋手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