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围联争霸(3)(1 / 2)

加入书签

 通常情况下,我们比较容易得到两方面的觉察。

一方面是,因为自身内心空虚,总是觉得没有依靠,没有安全感,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因此需要向外界去寻求认同,寻求力量感。

另一方面则是与原生家庭有关,比如早年糟糕的童年经历,苛刻的家庭教育等等,以至于在成年后不自觉的通过不断获得别人的认可来补偿小时候的缺失。

然而除此之外,在更深刻的层面,或许还存在着一部分我们并不愿意去面对的原因。

一个人之所以会在意会追求别人的认同,可能只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能力根本不足以得到别人的认同。

这句话听上去似乎有些残忍,一个人追求别人的认同是因为他不自信,而他不自信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没有自信的资本,所以才需要一遍遍的去确认。

一个人的自我认同其实来自于他对自己的客观行为的评价,并不是仅仅依靠主观意志就能转变的。

你骗得了别人,但永远骗不了自己。

举个例子,你每天早上九点钟上班,八点半起床就足够了。

但你给自己设定每天七点半起床,计划留出半个小时来锻炼身体。

可你总是很懒,每天磨磨蹭蹭的都是到八点才起床。

虽然你的起床时间并没有影响你的工作,你也会宽慰自己反正又没影响正常上班起晚点也没什么。

但事实上,你的潜意识往往已经默默的给自己扣分了,因为自己的行动力不足而降低了对自己的评价。

在人类社会中,有形无形中总会有一个主流的,大众的评判标准。

每个人在潜意识里都能意识到这个标准的存在,因此我们不可避免的会用这套社会大众的评判体系来衡量自己。

然后你会发现,自己似乎永远也无法完全符合这套标准,不论多么努力,总是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

而这些所谓的不足,会一遍遍的提醒着你:你不够好。

你有些不甘心,毕竟你那么努力的想要做一个“足够好”的人,于是希望可以做些什么来证明自己已经很好了。

而别人的认同与认可,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像是那些效果超群的止痛片,总能让你获得片刻慰藉。

但止痛片的问题在于,永远无法帮助你真正的解决问题,而总有一天,它会对你不再起作用。

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总会不够好,你当然可以努力变得更好,但是另一方面,也请你尝试着接受自己的不够好,因为即使你“不够好”,也已经够好了。

上面的三方面分析,很清晰地给出了理由。

李亚峰确实就是年幼时,被母亲与姐姐们照顾兼管束得有些过多,可能总担心自己不那么好;自觉不自觉地就常常因此而焦虑,控制不住“求关注”的欲望。

李铁如有些不同,自幼就一直被骂废物点心,而且确实体弱多病,几乎根本就是病秧子。

很多时候,连自己都“同意”那评价了。

幸亏他很幸运地坚持学会了下围棋。

而后坚持不懈,从中得到了无数快乐,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获得了一些自信心。

否则他的前半生就会是彻彻底底的一片昏暗,后半生会如何,难以逆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