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围联争霸(18)(1 / 2)

加入书签

 在工作中,我们喜欢些很靠谱的同事,和他们一起共事觉得很有安全感,因为觉得事情交给对方办,可以完全放心。而这种靠谱便是高信用值的体现。

那些靠谱的人在承诺别人时,往往态度谨慎,他们不轻易发行信用货币,当同事拜托一些事情,如果不确定做不做得到,便不会轻易打包票,而一旦应承的事情,即便损害到自己的利益,也要做到。

职场中会遇到一些人,当你和合作伙伴确定合作后,同事一句“感觉他们要价太高了诶,要不然就算了吧”,或者“之前谈好的价钱,能不能再让他们降低一点?”

反之不靠谱的人大多是轻易承诺了别人又做不到的人,在自己一次毁约中丧失信用资产,被列为同事、合作伙伴的黑名单。而靠谱的人,每一次说到做到,都是在积累个人的信用财富。

而个人的信用财富,除了会赢得同事、合作者的信任以外,还能带来潜在的合作机会和人脉。

和你有过接触的人觉得你是个靠谱的人,在有合适机会的时候,也会介绍你给他的工作伙伴,从而发行二次信用货币。一个靠谱的人,信用货币发行的范围越广,而积累的信用资产也会越多。

3、“如何拥有契约精神

(1)了解潜在契约。

大多以文字形式确定的契约大多数人都能遵守,因为一旦毁约,会受到经济上的损失,而那些不守约的行为大多是发生在口头上的契约,或是一些无法让人轻易察觉的不明显的契约形式。

当在进行一个项目时,和你对接的同事希望你能够在某个日期前做完,也就意味着契约的建立。

或许这件事并不是你的主要任务,你可能还有其他任务在忙,在对方提出deadline之前,就应该根据自己的进度进行商量,一旦定下deadline就应该尽量守约。

(2)衡量承诺实现的可能性。

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坏习惯,当别人提出请求时,不过脑子就一口答应下来,直到做的时候,才发现实现起来有难度,或者自己太忙顾不过来。

当同事提出请求时,第一反应不是答应或者拒绝,

而是首先要考虑这件事情自己实现的可能性。当无法保证百分之百实现时,尽量避免使用绝对性的词语“一定”、“绝对”、“没问题”......适当地给自己留一些退路,以“尽量”、“大概”来表明。

“人和人之间并非孤立无关的,人来到这世间,作为社会的动物,是订有契约的:物质利益的来往,有法律的契约;行为生活的交往,有精神的契约。”

契约无处不在,契约不是外部对一个人的要求,而是一个人内心秩序的建构。

那些信用破产的人,在职场中寸步难行。

比赛第三轮,联队对阵石油二队,这又是很重要的一场比赛。

李铁如经过了两场比赛,体力消耗过大,精神已经很萎靡了,只能进入昏昏欲睡的不正常状态。

勉强睁着眼睛,麻木的应付着眼前的一切。

石油二队共有六名队员,有二人“轮休”;但他们不甘寂寞,跑到了开室来看队友打牌。

见李铁如没精打采的不言不语,也就问问就过去了;跟王亚峰聊聊,他们互相还算熟悉,有一些共同语言。

实际上,此时非常应该让他先轮休一二轮,让唐飞上场。

很可惜,李亚峰根本没考虑这个;他总是认为,唐飞水平还差得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