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五章、个体成就(5)(1 / 2)

加入书签

 所以棋手与其去不断发挥自己的特长,还不如去研究改进自己的短处;而小林广一则是这样的原理的代表人物。

综合能力更重要的是一种判断和把握全局的能力。

棋手到了这一层次,每一步棋,其意义已经是属于全局的一步棋,而不可能是局部和孤立的一步棋。

这是全局的平衡,全局的攻防和全局子力配置结构的一步。

所以,他必须有全局观,必须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全面的观察。每一步棋的作用应该是综合的。

第九台阶:创造能力。

大多数棋手只是在运用前人在千百年中为后人创造的财富。

只有少数棋手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继续为后人创造新的下法和表述新的思想。

他们是围棋能够不断前进的保证。

今后能够留在历史上的棋手,不仅是头衔的纪录,还有棋手的创造。

例如,武宫正树已经和“宇宙流”联系在一起,某一种布局由于中国棋手对其进行创造性的研究,被称为“中国流”。

吴清源和木谷实对“新布局”的研究和吴清源对“大雪崩”等定式的研究等。

可以这样说,超一流的棋手都是有创造的,不然他们就不可能在棋盘上表现出他们的超人的理解能力。

就连被人误认为最没有创造的李昌镐,也对韩国式的新手进行了很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很多新的下法。

最优秀的棋手,总是站在时代的前列,能够开辟一条新的道路的人。

他们总是以一种人们想不到的方式,为一个时代作先声。

第十台阶:文化背景。

无疑,棋手总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下下棋的。

在一般棋手的面前,文化背景只能起到很少的作用,因为他们还没有形成棋风,创造对于他们还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文化的深厚和哲学的高深并不重要,因为他的棋还不能自如地表现他的哲学。

而到了棋手水平已经很高的时候,“望尽天涯路”的时刻已经到来。

在棋上能力相差不多水平相仿的超一流棋手,最后较量的就是文化了。

而围棋的永不能穷尽的特点会使一个文化背景浅薄的棋手止步。

只有深厚的文化背景才能将一个棋手托上更高的山岭,他能从文化背景中找到新的力量。

吴清源先生的“关门弟子”芮乃伟说,吴先生的境界是在所有的棋手中最高的;在棋手中,只有吴先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相当深刻的研究。

围棋上的道理,他完全能用中国古代哲人的观点来解释;而正因为有这样的解释,才会使他能从别人见不到棋的地方找到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