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五章、晋级中职(13)(2 / 2)

加入书签

李铁如的长处不在于情商,他的逻辑思维比较不错,概念明晰,思维比较周密。

后来他自己明白,自己高中时学习成绩不很好,还是有几方面原因;一则,身体虚弱;二来,酷爱下围棋和看武侠小说。假设没有这两方面不利因素,他高考成绩应该能提高一百来分,到五百五六十分吧?

当然了,这个假设没什么意义,不过只是说一说罢了;你有这样的限制,怎知别人没有那样的掣肘?

说句笑话,除非重生一次,否则就不要后悔这、后悔那的,没什么用,徒增烦恼。

再者说,就算能够重生,谁能保证,你就一定真能得偿夙愿了?凭什么能啊?

一个周五下午,李铁如和李亚峰下班乘坐二十一路,从蛤蟆石小学到承德大桥下车;那里是二十一路区间车目前的起点和终点;然后二人边走边聊天,路过皇宫饭店,走向竹林寺。

到五云桥、义泰兴交汇那里,忽听有人喊李铁如。

抬头一看,原来是月月——刑秋悦。

这是个男棋友,别人恶搞,非要叫他月月。

个子不高,比较壮实;面貌朴实,说话声音有些厮哑。

这位棋友下围棋特别执着,劲头比李铁如强。

他叫住李铁如,问这是干嘛去?

李铁如回答,我们刚下班,这是回家呢。

其实月月也是刚下班,坐通勤车下来,买点东西之后,正走回家呢。

这是通常的开篇,就像过去中国人互相打招呼,第一句必然是“吃了吗”一样;只是如今当然是改了,一般都换成“干嘛去”了。

过去八十年代及以前,中国人普遍都很贫穷,天大地大都没有吃饭大。

理所当然的,吃没吃是摆在老百姓面前第一位重要的大事。

而现在,经过了三十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获得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进步,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彻底解决了。

“最近下棋了吗?”这句话才是月月真正要问李铁如的。

李铁如想了想,回答说:“下得少了。”

“那你还能下得过我吗?”月月有点咄咄逼人地继续问。

李铁如一愣,印象中,对方与自己的战绩是输多赢少啊;为什么他这样说呢?

他吃不准是不是人家有什么飞跃式的巨大进步,主要是感觉自己即使有进步也是很微弱,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迟疑地回答:“不好说。”

二人又说了几句,相约明天茶楼见,好好下下棋。

月月走了,李亚峰很不舒服地问李铁如,那是谁呀?

李铁如回答,那就是时常说起来的月月。

平时聊天,他也经常说起承德市下围棋的这些人,主要是高嗣、江明、老孟、马少恒、张游、朱元涛、郭广辉、王志刚、小蔡等等高手;有时也说一说那些二流棋手,以及其他比较有意思的棋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