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六章、茶楼恶斗(11)(1 / 2)

加入书签

 如何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对于自尊心强得过分的人而言,这确实是一个挺重要的事情;我们比较明显的例子,有老白和王亚峰。

二人也有不同,相同处,都是对他人的认可极度渴望。

一般来说,首先你要做好最好的自己,自己要有自己的特长和技能;把这项能力通过一些或多种方式展现在众人,让别人感受到你的强大气场。

然后你的这项能力不但要为自己服务,更要为大家服务,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帮助别人时要热情、低调,请教别人是更要谦虚、谨慎、虚心。

对你周边的人不论贫穷贵贱,都要以礼相待,相互尊重(只要是人都有自己的自尊)。

总之一句话,得意时不要忘了形,失意时不要到处诉说,气愤时不要乱撒气。

第三,一个人外表不是最重要的但要加以修饰。

人靠衣着,得体的穿着会让人显得挺拔,利落。

光靠外表是不够的,还要有一定的修养;不一定是高学历,毕业什么大学,言谈举止恰到好处就可以了。

既不要让人感觉你是话痨,也不要让人觉得你很沉闷,否则别人就会打消与你进一步交谈的意愿。

第四是诚实,不要不着调,把什么都说的天花乱坠的,用你的心去与别人交流,这样才能打动他人,让别人认可你;你的言谈收到别人的认可、赞许后别人才会尊重你。

这四条建议,大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庸思想的精粹体现。

一言以蔽之,归根到底可以说成“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为仁是什么意思?约束自己返归于周礼就是仁。

克:克制。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狭义指西周之礼,广义指人类道德规范。

【出处】《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原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今译】颜渊请教什么是仁。

孔子说:“约束自己返归于周礼就是仁。一旦所有的人都约束自己返归于周礼,全天下就尽归于仁了。对仁的追求完全取决于自己,难道还靠别人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