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五章、茶楼擂争(14)(1 / 2)

加入书签

 他小兄弟张伟那是有苦难言啊,反驳也不对,不反驳也不妥;只有苦笑。

这盘棋体现了前一个特点,李铁如的棋,怎么看也觉得不厉害;可是,赢他却并不容易。

他表现不出林海峰那样的不动如山,那太正常了;一者,实力差距犹如天壤之别;二者,精神境界也差太远了。

随后,月月的抗议也起到了一些作用;众人自觉地进到里面,聚拢分伙打牌,等候比赛结果,不再围观,以免打扰选手正常比赛。

外面立即清净了,只剩下即将决战的李铁如和张伟。

现在,擂台赛正式进入尾声;三队都只剩下主将。

按理说,夺冠可能性应该就是均等的。

但是,谁都心知肚明,以逸待劳的小吴应该最占便宜;劳心劳力的李铁如,肯定是最亏的。

所以,李铁如上午时的展望,是非常实事求是的;最起码,战胜张立民和月月这二位副将;这样,他可以算及格。

即使随后输给张伟,最先被淘汰出局,也勉强能保住面子了。

承德市是中国北方并不为人瞩目的四线小城市,首届茶楼擂争进入了关键对决;除了茶楼这些棋迷,外界几乎没有什么人知道,关注度很低。

这里,顺便回顾一下中日围棋擂台赛,再随便谈谈擂台赛这种特殊赛制的重要特点。

二十年前,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在金秋十月开战。

当时谁会想到,这个别具一格、历时十一届的比赛,竟然成为中日围棋史上最经典的赛事?它在进程中的大起大落和跌宕起伏,竟会在民众中产生出如此难以估量的影响。

二十年后,当我们抚今追昔,重新审视殷瀛擂台赛的历史地位时,更能深切地体会到它非凡的历史意义和熠熠生辉的巨大功绩。

对世界围棋而言,中日擂台赛是一部宣言书。

它宣告了日本围棋神话的破灭,也宣告了世界围棋完成了从“日本一枝独秀”到“世界围棋多极化”的过渡。

二十年前,日本在世界围棋中“龙头老大”的地位是毋容置疑的。

在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开幕前夕,东瀛《棋》周刊公布了一项民意测试,结果在三千多名受访者中,只有7个人认为中国队会胜。而这7个人又全是在日的中国留学生。

即使在中国,《围棋天地》杂志公布的中国投票结果也是只有20%的爱好者预测中国队会胜。

正是由于大家都认为“日本必胜”,所以当中国队出其不意地取得“三连胜”时,在中国棋界产生的震撼是超乎想象的。

日本围棋巨人在中国队摧枯拉朽的冲击前轰然倒地的形象一览无遗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就连日本的记者也禁不住哀叹:“中日围棋擂台赛完全动摇了日本围棋的根基。”

对世界比赛而言,中日围棋擂台赛是一注催化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