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玄耳的故事(1 / 2)

加入书签

 在旱了两年的土地上,这年的冬天,竟然下雪了。

这雪下得晚了一些,这片土地已经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

厚雪盖住了地面,却没盖住饿死在路边的尸骨。

枯死的树上,落着大片的乌鸦,发出着哑哑的叫声。

这里的住户,逃灾的逃灾,饿死的饿死。

天色已经黑了下来。

一个青年正迎着风雪,从冻硬了的路上,蹒跚走着。

北风吹得厉害,搅得雪花扑头盖脸,让他抬不起头,看不清前路的方向。

他紧了紧身上的衣服,低着头,前进着。

雪花不时会飘到他的脸上,却不会完全化去,结出了霜一般的壳。

“咚咚咚。。。”

“胡老爷,救命啊。”

那青年到了一家大门前,用手使劲的捶打着。

不一会,一个三十余岁的男子打开了房门。

“你。。。你是。。。?”

“我是邻村的二菜,求胡老爷发发慈悲,赏上几口救命的口粮吧。”

“我家五口,已经饿死两口了,只剩下我爷和我老婆,求胡老爷了。”

那个青年顾不上门前的雪水,跪在地上,边说边不停的磕头。

“快。。。先进来,阿玲啊,给他盛上一碗热汤,暖暖身子。”

胡老爷扶起了那个青年,把他引到了家中。

“哎,老爷,你怎么又让人进来了。”

“今天,这是第三个人了。”

一个女人的声音,也不管那个青年是不是爱听,报怨着。

话虽说得难听,可她还是手中捧着一碗热汤,寄给了那个青年。

“能帮,就帮吧,都是乡里住着的。”

胡老爷说道。

“可咱家的余粮也不多了,我这肚子里还有一个要吃呢。”

胡夫人说道。

“阿玲啊,人命关天,咱们省省,不会饿死。”

“可他们不行,现在能给他们吃上一顿,就能多活几天。”

胡老爷说道。

好像是已经知道会有人来一样,胡老爷从房中拿出了半袋早已经包好的谷米,塞到了那个青年的手里。

“回去吧,我家能帮的不多,快回去吧,省着吃点啊。”

胡老爷说道。

那个青年把那半袋谷米紧紧的抱在了怀里,跪在地上,磕了一个头,转身就回去了。

“你啊,总是这样,咱们家的情况不比往年了。”

“这种好事,别再做了。”

胡夫人说道。

“不行,我不能就这么看着人家有难。”

胡老爷说道。

“咱家这点粮食,别再往外送了,不然,明年要是再旱,我们也得饿死。”

胡夫人说道。

“可是。。。”

胡老爷还没说完,话头就被胡夫人打断了。

“老爷,咱们家要不是前两年把收成都存了起来,怕是也活不到现在。”

“他们呢,那时,他们还笑我们是属老鼠的,不知道把粮食去换成银钱。”

“他们当时换成了银钱,有酒有肉,置办衣物的时候,怎么就没想到会有今天。”

“出了事,才想着让我们去帮。”

“这不是欺负我们么。”

胡夫人说道。

“这怎么能是欺负呢,谁都没有长前后眼,老天爷不下雨,谁能想到。”

“咱们能帮就帮,实在帮不了,我就带上你,一起出去逃荒去。”

胡老爷说道。

“老爷。。。”

胡夫人说道。

“这雪都下了,明年应该会是个丰年了。”

“我们再挺挺,会好的。”

胡老爷说道。

=====

“咚咚咚。。。”

又是一阵敲门的声音响起。

“我去开门,你准备一碗热汤吧。”

胡老爷走出了房门,打开了大门。

“胡老爷,上次给我家的口粮都吃完了,再给我半袋吧。”

来的那人是个二十岁的小伙子,人瘦得像个黄皮子。

“史侄,才五天,你家四口人就吃完了半袋啊。”

胡老爷不太相信。

“是啊,所以我来取口粮来了。”

“反正你都给我七八次了,也不差这一次。”

“快点快点,我还等着回去睡觉呢。”

那小伙子说话间,还不耐烦。

“没有了,我家也没有了。”

胡老爷说得是实话,他家的口粮只够他家撑到来年的春天。

“我不信,刚才我还看到有人从你家拿了一袋子粮食出来。”

“咱们是几十年的邻居了,难道还比不上那个邻村的。”

“快拿出来吧,等我家有了粮,又不是不还你。”

那小伙说道。

“真没有了,那半袋谷米是我省下来的,那人说得可怜,才给了他。”

胡老爷说道。

“可怜?谁不可怜,我家不能没有粮食吃。”

“我爹说了,不白问你要,一袋谷米,换我家一亩地,怎么样?”

那小伙说道。

“真没有了,史侄,你去别处借吧,我家已经无粮了。”

胡老爷说道。

“两亩。。。”

“我爹说了,两亩地换一袋谷米。”

小伙说道。

“没有,你回去吧,去别家想想办法。”

胡老爷说完,关上了大门。

“姓胡的,给你脸你不要脸,这受了灾,我才看清你是什么人。”

“有粮食不给我,你这是要害人么?”

“我要是没有要到粮食,我可怎么给我爹交待啊。。。”

“啊。。。”

那小伙骂着骂着,蹲在门口哭出了声。

“这不是史家小子么,怎么在这里哭啊。”

一个老人的声音在门外响了起来。

胡老爷本来就在门旁边没有走。

一听到这老人的声音,连忙开了门。

“是大舅啊,您老怎么来了。”

胡老爷问候着这个老人。

“我啊,家里缺粮,想。。。再借一些,好过了这个冬天。”

那老人说道。

“前天刚借您老的一袋粮食,怎么吃得这么快?”

“您老家里只有两口人啊。”

胡老爷说道。

“实不相瞒,我家婆子把它又借给了邻居,想着你家的粮食多。“

”这不,我来这,就是想再借一袋。”

“我也不是太好意思的。”

“可是没办法啊。“

”就再给我个面子吧。”

那老人说道。

“这。。。大舅啊,家里真的没有粮了。”

胡老爷说道。

“啊。。。”

“可是那天我在你家里,明明还看到有五袋谷米啊,怎么会没了呢?”

“别瞒你大舅啊,有粮就是有粮,别藏着了。”

“咱们可是至亲啊。”

老人说道。

“他家有粮,刚才有个邻村的,手里拿着一袋出去了。”

“他就是不想给,想看着我们都饿死。”

“对,我们都饿死,他就好吞了我们的地。”

那小伙说道。

“我可是看着你长大的,难道你就忍心,让我们都饿死么?”

那老人说道。

“是啊,我们家。。。”

小伙说道。

“你住口,你们家都来这多少次了,这次,没你的份。”

老人和那个小伙说道。

“老东西,他怕你,我可不怕你,惹急了我,在路上,打死你。”

小伙说道。

“别吵了,大家都是一个村子的,上数三代都沾着亲。”

“这样吧,再给你们每人半袋口粮,以后,真没有了。”

胡老爷松了口,答应给了一些粮食。

一老一少也不再争吵,各自拿了粮食回去了。

=====

“老爷啊,没了这些口粮,咱们冬天怕是熬不过去了。”

胡夫人说道。

“不怕,实在不行,我去打些乌鸦回来,也能顶着饿。”

胡老爷说道。

“乌鸦,要是吃那种不祥之物,村里人会说我们犯忌的。”

胡夫人说道。

“事到如今,我只能想怎么活下去了。”

“至少,你和你肚子里的孩子,要活着。”

胡老爷说道。

“老爷,我知道你心善,可是心再善,也不能如此帮人啊。”

“我娘说过,人和人相处,不能太过。“

“好事做尽便是大恶,坏事做绝便是大善。”

“你明白么?”

胡夫人说道。

“难道不让我做好事,让我去做坏事么?”

胡老爷说道。

“不.。。。好事都不能做,更何况是坏事。”

“我们虽问心无愧,可防不住别人会怎么想。”

“老爷啊,我自从跟了你,对你事事依从,从无半分逆言。”

“今天说上几句,也是不得已。”

“这人的yuwang,在痛时可以忍,在痒时却是越挠越上瘾的。”

“听我的话,别再心软待人了,他们现在只当你是粮袋子,对你没有半分恩情可念。。。”

“还是。。。”

胡夫人说道。

“阿玲,你别说了,你说得话,我再想想。。。”

“我先出去了,这时正是打乌鸦的好时候。”

胡老爷拿起挂在墙上的猎弓,出门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