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筹备已久(1 / 2)

加入书签

 告别时雨豪,离开南唐玄师学院后,岳天海回家陪母亲吃了一顿午饭,再次来到了唐国智的营地。这一次来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徐良的详细资料,为接下来的三个月冒充徐良做好准备。

唐国智一中午都在为此事忙碌,在岳天海到来时已经准备好了十几页的相关资料。在岳天海到来之后,依旧不断地搜肠刮肚,冥思苦想,不时地奋笔疾书,把想起来的问题写在纸上,供岳天海参考。

岳天海拿过唐国智所整理的材料,认真地阅读着:

姓名:徐良

别:男

出生年月:南唐历一零八二年三月初二

家庭出:牧民

父亲:徐子昂,原为玄师,黄阶九品,曾在南唐国武安城军中服役,担任亲卫军队长。后因受伤后退役,返回武安城外东北方五里外的老家徐家营村以放牧为生。

母亲:陈氏,南唐国武安城内东大街裁缝陈老二之女,在徐子昂在城中服役时与其成婚,育有三子,徐良为幼子。

主要经历:徐良自幼天赋超人,在其父教导下学习玄功,十八岁时已经是黄阶六品,大有赶超其父之势。当年,徐家营村遭遇北凉国骑兵洗劫,全村老少大多遇难,只有徐良一人杀出重围,入武安城中求援。当时驻武安城的亲王唐天河怜其遭遇,更珍其材,尽遣军中高手对其进行教导,使其于二十五岁进入地阶,成为一员猛将。后亲王唐天河被贬为郡王,南迁到天南郡后,徐良心灰意冷,独自离开,不知所终……

当岳天海把所有的资料都看完后,唐国智又叮嘱道:“冒用别人的份,最担心的是两个问题:一是担心碰到熟人相认;二是担心别人问起以前的往事。

徐良的亲人早已在多年前遇难,不用考虑亲人相认的问题。南唐城中,也无对徐良熟悉之人,大可不用顾虑。

徐良年轻时家遇横祸,所以格极为冷淡,不愿意说话。如果有人询问起往事,你大可以置之不理,不用回答,这才是徐良的风格。你再在舌头下压一块小木珠,故意用沙哑的嗓音说话,这样语音语调就都改变了。

这里还有一个面具,明天起你就戴上,以后在南唐玄师学院就用徐良的份好了。”

岳天海从唐国智的手中接过面具,仔细观看,然后戴在了脸上,立刻就从一个风度翩翩的美少年变成了一个满脸须髯的粗豪大汉。这张面具制造非常巧妙,与皮肤的接口多在毛发处,露出眼睛的缺口使得眼形变圆,再配合加粗的眉毛,即使熟人从眼神上都看不出破绽,让岳天海啧啧称奇,赞叹不已。

唐国智却道:“仅仅正面改变还不行,真正熟悉的人,可能从背影就可以把你认出来。所以我这还有一个架子,你

把它穿戴在肩上,外面再用衣服一,保证让你材比以前粗一号,背影完全改变。只是这样以来,原本合的衣服就显得有些短小了,倒好像是大人穿上了小孩子的衣服。所以平时你多穿宽松的长衫,如果有时间,再做两宽松的紧劲装更好。”

岳天海接过这个用铁丝为骨、兽皮为做成的框架,通过绑在其上的带子系于两肩之上,再罩上衣服之后,原来一适中的材立刻虎背熊腰,真是连亲妈都能瞒过。

岳天海奇道:“国智,你这里怎么会如此凑巧地有这副面具和架子,难道你一直都做好了伪装成他人的准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