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余波二三(中)(2 / 2)

加入书签

只有赵循安,在沉量片刻,踌躇一番之后,道:“上位……”

荀少彧眯了眯眼睛,道:“哦,赵典史,”

赵循安迟疑,道:“下官……有一言……”

荀少彧道:“赵典史有话直言,勿要吞吐,因言获罪之事,本将是做不来的!”

赵循安定声道:“寇匪之乱,芥蒂之藓尔!区区一介匪寇,蝼蚁浮尘,不堪一击,上位反手可灭。”

“只是……凤台山,不可小觑啊!”

在赵循环安看来,区区一介匪寇,根本不放在他眼中。

只是,倘若这匪盗的背景,是那有数百载底蕴的凤台山二熊岭。这就不得不让人,多几分慎重。

作为老丹阳人,赵循安太知道,那些山中大寨的厉害了。

“上位,人死灯灭,七日还魂。暴尸闹市之举,下官心有忧虑。”

自古,即有七日还魂之说!

荀少彧将高天宝等人,暴尸七日之举,无非是要一举磨灭这些人的魂灵。

这等酷厉惩罚,不要说山民们,本来就是蛮不讲理,横暴不法。

就是顺民,在一时间,也有可能生出些事端来。

毕竟,无论任何时候,重‘死’更甚于‘生’,也是人之常情。

荀少彧淡淡颔首,道:“本将知道赵典史的意思,诸位殿史的意思,本将都知道。”

“诸位是否认为,因为一时器量,得罪一个不可小觑的土势力,有些得不偿失啊?”

赵循安面皮一抖,道:“上位,下官绝非此意,”

或许,山中大寨,积威已深!

荀少彧沉吟一会,道:“明达、文远,你们二人,认为这值得吗?”

鲁明达闻言,不假思索,道:“上位之言,明达不知道是否值得。”

“然而,堂堂一县之力,面对区区数十匪寇,都需委屈求全,忌惮一二。”

“试问,我等民心何在,民意何驱?”

这一言,让所有典史,悚然一惊。

固然有的时候,所谓民心、民意,不过是粉饰太平的一种修饰手段。

但,民心不可欺。

一旦他们这些执掌权柄者,丢了一层粉饰,他们这些人,也就距离‘车毁人亡’不远矣。

赵文远一槌定音,道:“上位,一县之地,终究有限,我等想要壮大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大帅支持。”

“凤台山,山民数以万计,民风彪悍擅斗。如让其落户入籍,以添民户,则大事可期。”

这一番话,令一众文武,都心生动容。

山民彪悍,这在盛世是混乱之源,不稳定因素之一。然而乱世,这赫然又成了一项难得的优势。

山民本就一无所有,身无余物。

一旦招揽成功,则不但人口基数大大增加,就是能征善战的兵员,也会宽松许多。

而且,荀少彧虽坐拥一县之地,但他的地位,并非十分稳固。

这江宁县,在名义上来说,还是归属于大帅元成器的,荀少彧只是代为执掌罢了。

甚至此时此刻,只需元成器一道军令,就能解下荀少彧的大半兵权。而且荀少彧,还不能心生怨愤。

毕竟,荀少彧能有今时今日,元不器的作用,就算没有十分,但七、八分的作用还是有的。

没有元不器,就没有荀少彧今日风光。

因而,纵然荀少彧羽翼丰满,也不能对元不器有丝毫怠慢。

义军,义字当头!

荀少彧既然混得是义军,就要按着义军的规矩来。

况且,一旦让那些凤台山民,归户入籍,荀少彧实力、势力必将大增。

说不定能趁着这股势头,席卷丹阳,上窥扬州,下窥益州,甚至逐鹿中原,也未尝不可。

荀少彧眸子明亮,对这其中弯弯绕,千回百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