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博物馆要筹建(1 / 2)
俩人走到院子里的停车场上,蔡国平取了自己的车,亲自送王超离开,路上才给王超说,那几位老爷子都是军委,国防部门退下来的,李老是原总装备部的部长,虽然他退了下来,但依然在密切关注军队的装备情况,这次之所以将王超找来,就是希望能用他的技术,解决军队在边防,海岛,船舶等上面的淡水供应问题.
"蔡哥你放心,技术方面我肯定无偿提供,只是我希望这技术也就停留在咱们军队系统,万一要是流传到外面,甭管是谁流传出去的,我都要收专利费的哦"
……
回到家,王超将手头的资料整理了一下,将工艺方面的资料单挑选出来,对其进行简化,其实也没什么需要简化的,最关键的是那反渗透膜,其它如海水处理手段都是相似的,没太大区别,只手规模大小的问题.
想了想,王超没有将膜的生产工艺拿出来,而是在海水淡化处理上写上:反渗透膜无偿供应几个字,这也算是他留了一手,不是信不过,而是这技术是自己公司安身立命的基础,虽说也算是投机取巧从国外逆向破解出来的,但这逆向破解也是最关键的地方,如果没有窥天,一切都是浮云了.
……
曹妃店是冀省唐市的一个小乡镇,自首钢搬迁到此处后,这里就升格为省级的开发区,围海造田,再加上城市化工程,使得这里日新月异,飞速发展,昔日贫瘠的小渔镇,现在成了省里经济发展的新支柱.
可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虽然这里搬来了首钢,也成了全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可令人尴尬的是,也赶上了全球经济的低迷期.钢铁产能过剩局面显现出来.这里的投产之日就是亏损之时.
不过作为一个正治工程,形象工程,哪怕是亏损也得继续挺着.但据有媒体核算,这里从搬迁后就没怎么生产,而从银行贷的款利息已经达到了每天一千万的程度,所以这里属于典型的叫好不叫座的工程.
只是靠行政命令维持着这里的"繁华"和冷清.周边配套设施很差,房子盖起了了却没有几个人去住,没别的,仅买菜就得需要开车或坐车跑出十几里地买,试想这样的地方怎么能留得住人
这里最近一个多月明显人多了很多,海边的工业园区又想起了久违的人声鼎沸,有人好奇的打听.
"嗳,你知道这里在干什么啊"
"我刚听我邻居二婶了,这里要建个大型的海水淡化工厂,听说是供燕京人吃水"
"呦.那海水又苦又咸,哪能喝啊"
"不,听说经过处理的水能够喝呢,关键不是燕京缺水嘛,南水北调都十年了也没见到水,咱们冀省为了给他们供水,几十万亩的水田都改成旱稻了,做了多大的牺牲啊,不过即使这样,也赶不上燕京人口的增长,所以才搞这个海水淡化处理厂"
"他婶子,你知道的可真多"问话的人明显垫着几丝的羡慕
"那是,要不我是张快嘴呢"
……
类似的议论还有不少,大家都在好奇这个所谓的海水淡化处理工厂,不知道究竟能做到哪一步,别再像首钢一样,建成后就成了摆设.
王超从来没像现在这有充满干劲,这么忙过,现在的他恨不得一天当两天过,要不是这天妹妹打来电话问他何时回家过年,他都快把春节这事儿给忘记了
算了下手头的活儿,不仅摇了摇头,还有很多没做呢,比如海水淡化厂目前就出了点问题:虽然是在工业园区进行建设,可在厂房建设时发生了事故,有个工人在建厂房时,一不留神从十几米高的房顶上摔了下来,好在腰里系着保险绳,没有酿成大祸,可即便这有也伤得不轻,腰部被保险绳勒出了一道紫檩子,没有半月二十天的修养是没办法再干活了.
另外天一特种钢的二期扩建工程因为征地,当地村民嫌少,拖着不肯搬,让他也很恼火,"这老于,至于因为这么点小钱就停工嘛,他要多少就给多少行了,尽快把二期生产线建设起来,明年的订单已经到了100万吨,除了军方的60万吨外,另外还有民用的生产汽车,民用船舶,建筑特种钢等需求加起来也足有40万吨的订单,现在的生产能力仅为50万吨,连军方的要求都不能满足"
因此王超就给老于打电话,催他赶快将征地的事儿解决了,不要因小失大,影响了明年的合同.
这天王超跑到天一古玩公司,老沉要求他去的,理由是公司还是不是你的,整天也不来公司转转,拗不过老沉,正好这天也没什么事儿,也就过去看看.
等到了公司不禁大吃一惊,原来公司当初租下的是七层的一个房间,怎么这次上来整层都贴着公司的铭牌啊.
"王总啊,总算把您给盼回来了,嘻嘻,沉总正在里面等着您呢"没想到第一个发现的竟然是曹纯雪,这丫头还是那样,不过这么久没见,更显得成熟了,青涩之气脱去了不少,身材该凸的地方凸,该凹的地方凹,让王超看着眼睛有孝直.
除她之外,公司另外多了三名员工,都在收拾房间,.挪动架子上的东西,没想到整个一层租下来,依然没有多少多余的地方.
等走进办公室,就听老沉正在打电话,
"老刘,不是我被你面子,实在是我的展览已经安排满到明年6月份了,这样,你如果能等,我明年下半年的时间都可以交给你,你看如何…"
见王超进来,冲他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自己继续讲电话,足足又打了一分多钟才放下.
"王总.咱该换个地方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