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壮哉是运河(2 / 2)

加入书签

“什,什么?”

赵跃不敢相信的看着何贰钬。

“这还不算啥,你还调戏嫂子,你可真的是胆子大到没边了,你知道上一个调戏嫂子的人高大公子现在一家是什么处境吗?”

“我,我不知道啊!”

赵跃知道自己闯祸了,小声的说道。

“哼,你不知道,可是你把我们几个害惨了,给你指条明路吧,你马上回家,跟你家老头子说这件事,赶紧辞官回家吧,这样也许还能保住一条命。不然就算是一百个你爹绑在一起也不是人家的对手,你自己看着办吧。”

何贰钬看着地上的赵跃,面无表情。

“我们走,我们哥几个的情分就到这里了,你自己保重。”

几个公子哥看了趴在地上如同死狗的赵跃一眼就各自离去。

翌日朝会,有何大人带头弹劾赵观文殿大学士纵子为祸以及其他的不作为的奏折就在朝廷之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

天元王朝能如此之强大,很大一部分都是取决于江南的富足。

如说到江南鱼米之乡,连接着江南的就是一条横跨南北的天元大运河。此河乃天元王朝建国一百年之后,天元第四位皇帝隋高宗命人所挖掘。这可以说是天元王朝八百年历史以来为数不多的壮举,也是天元王朝这块土地之上的伟大工程。

此运河耗时三十年终于是贯通了天元王朝的南北,这三十年以来修建大运河几乎是耗尽了刚刚建国但是却不是很富足的天元王朝,期间不知多少民工,官员埋骨于运河之下。而修建大运河的随高宗二十岁登基,到大运河修筑通达,五十岁就崩于朝堂,这条河耗尽了他所有的心血。

也是因为他的这一壮举,对于天元王朝的经济、文化、航运、交通的发展都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连接了南北两地,使得江南一带的物资得以源源不断的进入朝廷,也使得原本三足鼎立的天元王朝一跃在大夏和漠北两个王朝之上。

为什么漠北王朝觊觎天元王朝而不是去打势力相对来说比较弱的大夏,这就是因为漠北王朝看上了天元王朝富足的江南。

此刻中型战船上的旗子迎风咧咧作响,运河上的风吹过来,夹杂着淡淡的鱼腥味。

一个身材挺拔,一身锦袍的年轻将军站在床头看着前方的景象发呆。

“将军,外面有点冷了,黄昏了,河面上冷风大了。”

一个略微软糯的女声在身后小声的响起,女子说完之后还小心的给男子披上了披风。

“谢谢,你赶紧进去吧,我看看。”

“将军,海儿本来就是一路随行来伺候将军你的,不敢要将军言谢。”

“哈哈哈,没事,没有什么伺候不伺候的,我们都是对等的。”

男子哈哈大笑,看着前方黄昏之下的水面,不禁又陷入了沉默。

“海儿,你觉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诗好不好?”

男子突然间在脑子里想起了这一句诗句,原来在书上看到不是很理解,可是今天在船上看到此刻落日余晖之下的大运河河面。

也不知道是不是此番景象,可是脑子里出现了这一首诗。

“好诗句,将军你的文采也不输那些个状元郎们啊。”

“哈哈哈,好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大将军真是深藏不露啊,阮某人可是看走眼了。”

一个青衣修身,略显文弱的书生,就是刚刚获得探花的阮培文,也不知道何时走出船舱也站到了船前。

“哎呀,我倒是想有如此文采啊,可是这句诗是我那个时候读书的时候学的,我就是突然这么想起来。”

“这世间有如此文采之人,恐怕也是个不小的人物,看来将军的家乡也是龙藏虎居啊。”

“啊,培文,你咋现在文绉绉的,一点都不像你原来的样子。”

“是啊,阮大人这是官当上了,人也变得不一样了啊。”

“哈哈,哪里哪里,想来去江南少不了一番的酸文,现在先提前适应一下。”

“哈哈哈,那倒也是哈,都说是不下江南走一趟,那就白在世上走一遭。我倒是要看看这江南是何其之美。”

这年轻的将军就是天元王朝的镇远大将军,下江南任职,对他说来是一次游江南的游玩,可是对于他身后的这两位却是不一样的光景。

阮培文现在高中探花,老皇帝知道他呢是李牧远的人,也给足了面子,直接就封了个左右谏议大夫。而他的工作内容就是协助李牧远下江南去任职,对李牧远来说不算什么,可是对于阮培文来讲却是一件很是重要的事情。

这次同行下江南,本来李牧远是不让张海儿一起来的,他跟张海儿说了,可以回去张家,就算是重新嫁人也没事,反而李牧远还要给她祝福。因为在将军府中,李牧远也不知道能当这个将军多久,况且也不可能真的给张海儿一个名份。

可是张海儿认死理,怎么说都不回去,然后大哭起来,让李牧远很是无奈,所以现在到了下江南的船只之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