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鏖战上党(下)(2 / 2)

加入书签

“相国,现赵军廉颇死守上党空仓岭防线,不愿出来与我秦军交战。黑冰台也来禀报,现今魏国和楚国也有打算出兵我秦国的计划,我等如之奈何?”

范睢看了看墙上挂着上党前线对阵图,沉思了片刻,对秦王道:“大王,我秦国战略不能因为这些就改变。所谓积小胜方可大胜,我们要一点一点增加我秦国的胜率。”

“据微臣所知,现在赵王对廉颇这防御的做法,也极其不满。支持廉颇防御战略的赵相田单,因此被迫辞去相位,这是我大秦打败赵国的最好良机。

然后范睢又低头想了一会,对秦王嬴稷说道:“大王,微臣现有一计。我秦国可派人前往赵国,对赵王丹言说我秦国不愿与赵国为敌,让赵王派重臣来我秦国商谈停战协议。另一方面,我秦国为麻痹赵王,可让王龁将军率军暂时撤离上党。”

“如此,赵王必然会同意我秦国的议和建议,待他派重臣来后,我们再告知各国,这样就可让魏国、楚国产生疑虑,必不会再派兵援助赵国。”

嬴稷听罢范睢的话后,哈哈大笑道:“好一个积小胜方可大胜!相国此计甚妙,寡人这就派人去赵国,按此计进行。就看赵王会不会上当了?哈哈。”

九月初,上党前线的秦军主帅王龁,接到秦王嬴稷撤军的命令。

留秦军将领蒙骜率大军十万驻守乌岭关,也放弃了所占上党西部的四座城池;命秦将王翦率秦军十万驻守野王,暂时等候命令,不得北上。

随后,王龁率秦军主力撤离了上党,徐徐退回了秦国。

至此,武成王十一年末,上党燃烧了近两年的战火,终于暂时得以平熄。

整个上党的百姓们欢欣鼓舞,以为得到了盼望已久的和平。他们根本不知道,更为惨烈的战火,就在后面等着他们!

就在老将廉颇正在光狼城召开军事会议的同时,辽地的一等男爵,第三军第二骑兵旅旅长,准将胡归良(原名都于呼),率领自己二千多骑兵军队,已经在辽北郡安达县(今黑龙江大庆一带)北部,准备对一个不愿归顺辽地的东胡部落发起攻击。

姬康来到这个时代,在去年进行军事改革的时候,就考虑到了方方面面。

这个时代的部队,军队的权利高度集中在军事主帅手里。往往会出现哗变、叛逃等众多的弊端,甚至在很多时候,还会出现武装夺取政权的行为。譬如说三家分晋,齐国田氏夺取齐国王权这些行为,都是因为军队权利,过度掌握在这些家族、门阀、贵族等手里。

对于如何消除军队中的这些弊端,建立一支忠于君主国家、高效,责权明确,但战斗时又勇猛的部队。在与剧辛、荣蚠等众人商量后,姬康考虑再三,最后决定军队体制,还是采用自己前世部队中的编制和做法,同时加强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

因为前世的经验,对于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姬康是无比的重视。本着军队政治思想工作,必须建立在连队之上的精神。

在军队新律中规定:军队营、连级部队必须配备专职教导员;团级以上部队,必须配备专职政委,级别和军衔与指挥官同级,行使人员管理,后勤保证、思想教育等工作。但战时在不违背上级命令的前提下,必须遵守指挥官的一切军事命令,不得违背。

胡归良和政委马顺达站在一个丘陵之上,胡归良对政委马顺达笑道:“马政委,消灭掉这个部落,我辽北郡北部境内,不愿服从我君侯府管辖的部落,就基本上没有了。”

政委马顺达也笑着对胡归良道:“胡旅长,征战快半年了,总算完成了君侯府和薄将军交待的任务,这次回去要好好休整一下部队,胡将军这次劳苦功高呀!”

胡归良闻听,哈哈大笑起来,对马顺达道:“这都是应该的,末将深受君侯和薄将军的信任,不敢辜负他们的期待呀!”

自己原先部落的副手,现改名为李顺的骑兵旅副旅长,骑马跑到两人的面前,禀报道:“旅长、政委,现在我骑兵旅各团已到达指定攻击位置,请予下令攻击。”

胡归良把手一挥,下令道:“政委你率三团做为预备队准备增援,一团和二团随我攻击。”

说罢,骑马从丘陵上向下跑去。

两千多骑兵随即向这个部落发起了攻击。不一会,这个部落内就爆发出了厮杀声和呐喊声。

……

等战斗结束以后,副旅长李顺跑到胡归良和马达顺的面前,报告道:“启禀旅长、政委,这个部落的首领和其他头目全部处死,剩余部落民众八千多人。”

胡归良哈哈大笑:“好,立即救治伤员,清点战利品。然后押解这些部落民众,回返安达县军营。这次部队回去后,总算可以好好休整一段时间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