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8章 好坏之别(1 / 2)
这次会议持续的时间很长,赵昺再三强调了此战的意义,也讲明了当前的形势,并言明自己要对荆襄战区‘动刀’,原则就是‘能者上,庸者下’。对于无能怯战者绝不会手软,他不会吝啬送他一颗子弹;而对于在作战中表现突出着,自己也不会小气,提拔重用皆不在话下。
午膳后,赵昺没有再回到会场,改由王应麟主持,倪亮压场。这也是一种策略,他们俩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在自己一番雷霆之后,由其降下雨露,安抚众人的情绪,以免引发不必要的误会。毕竟战前换将乃是兵家大忌,他没必要,现下也没有能力将三个军的高级将领尽数撤换。
而王应麟随扈陛下出征已然习惯了替小皇帝擦屁股,替他处理善后事宜。他在再次向众人重复了皇帝的态度后,话锋一转就变成了恨铁不成钢,陛下正是因为对荆襄众将帅一直深为信任,并给予厚望,才会做出反应如此激烈,而这正是因为陛下‘爱之深,才会责之切’。
在稳定了众人的情绪后,王应麟又向大家传达了陛下对征蜀军的褒奖和赏赐。而最让众人吃惊的是陛下居然决定对于坚守凌霄城的军民尽数封爵的旨意,他们虽然清楚这种爵位只能恩及个人,不能让子孙袭爵,但同样会荫蔽子孙。
普通平民在封爵后,除了获得金钱这些实惠外,还会在民间获得极大的声誉,有缺优先补录,地方官员皆会以礼相待,不敢轻视之。而有职务的官员在获得爵位后,获得的好处将更多,金钱反而显得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此后的升迁之路将是一片坦途。
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王应麟宣读了两道谕令。一是诏令对荆襄战区所有禁军进行为期二十日的整顿和战前训练。期间将对不称职的官员进行惩处,乃是撤职查办,同时对表现优异的官员进行提拔和重用。二是在整训完毕后,力争在一个月内攻克襄阳,结束北伐。
王应麟随后对整训进行部署。此次整训将由皇帝亲自主持,以自己和御前护军都统倪亮为辅,分别负责军政两个系统的整顿。具体方式从行营随扈的尚书省及六部官员中抽点,会同荆襄行军总管府和御前都统司官员,组成督导团,分赴三个军进行监察和督促。
督导团的主要工作是指导各军的整顿工作,参与军事指挥和决策,组织训练和指导作战。有权处置和任命指挥使以下官员,统领以上官员提请陛下决断;可以对各军的工作提出指导,双方若有分歧不能决断,可提请行营处分;采取重大行动和决策必须征求督导团的意见才可做出决定等等。
会议结束后,王应麟和倪亮再次面圣,汇报了下午会议的情况,并请示还有什么需要补充。赵昺又提出了两条原则:一是上严下宽,对待中高级军政官员审查要严格,惩处要严厉;而对于基层军官和兵卒则要从宽,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二是要慎杀少杀,非十恶不赦、罪大恶极、民愤极大者不必立即处决,要给他们立功赎罪,以观后效的机会。
“这些人都该杀,听到封爵就眼放光,说到封赏就滔滔不绝,皆是些只想着升官发财的家伙!”听罢皇帝的要求,倪亮有些不满地低声道。
“呵呵,你家伙啊!”赵昺听了和王应麟相视而笑道,“想当官并不是什么坏事,想发财也是好事!”
“属下想不明白,一心想着当官发财怎么是好事呢?”倪亮皱皱眉不解地看向皇帝道。
“王相想当官吗?”赵昺又笑了,扭脸看向王应麟问道。
“这……”王应麟没想到皇帝会问自己,愣登间竟不知该如何作答。
“呵呵,世人想当官的人很多,却很少有人敢公开申明自己想当官,却又把自己的这一想法严严实实地藏起来,并以鄙视的姿态对待想升官的人,朕以为就是虚伪了!”赵昺笑着道,“其实想当官并不是坏事,就像有人喜欢著书以传后人,有人想激情山水想成为一个闲散人一样,并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再说官总是要有人当的,让想当官的人去做官总好过命令那些不愿做官的人去做要妥当的多,总好过强人所难的命令不想当官的人去做官要好的多!”
“陛下,属下以为那些想当官的没几个好人,一个个苦心钻营,恶意奉承,无不用之极,一旦让他们当上官就想着发财,贪污受贿、鱼肉百姓成了脏官。”倪亮摇摇头并不苟同道。
“你说的也不无道理,但也过于偏勃。”赵昺点点头道,他知道倪亮出身底层社会,对于官天生有种恶感,而彼时也正是大宋官场的至暗之时,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抓兵征夫,恶吏横行,其由此看法并不奇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