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3章 再干几年(2 / 2)

加入书签

“是,老奴稍后便知会他们,王相也几次亲至问圣安!”王德连声道。

“王相近日也是十分辛苦,你们也要多多照看,不要疏忽了!”赵昺吩咐道。自己还是大好青年,而王应麟已经六十有五,进入暮年了,与自己一样日日奔忙,比自己还要辛苦。

“老奴专门安排了两个人伺候,衣食也比之官家的要精致些!”王德答道。

“嗯,御医要天天诊脉,饭菜也要软烂,船上阴冷,衣被要及时添加,短缺便从朕这里取用,不可轻慢!”赵昺再嘱咐道。

“是,老奴记在心上了!”王德连连点头道。

洗漱完毕,赵昺换上了身宽松的长衣,才去用膳。他的饭菜依然简单,一盘炊饼,一钵粳米粥,以肉酱和腌制的菜蔬下饭,他也是饿了,吃的很香。

“王德,这虾甚是鲜美,哪里来的?”有小黄门送上一盘炒河虾,赵昺吃了一口,觉得十分可口,指点着道。

“侍卫营的弟兄们知道官家喜欢河鲜,昨日行舟时下网捞的,有两尺长的鲤鱼,一尺多长的桂花鱼、江团、草鳊,还有许多河蟹,还有的老奴都叫不出名字,小虾也是随网捞上来的,全都养在水里,官家可以随时食用。”王德答道。

“好,朕有口福了,这一路都有新鲜的鱼虾吃了!”赵昺听了十分高兴,胃口大开,吃了三个炊饼,将粥和菜全都一扫而光。

这把王德吓得够呛,直劝陛下不要吃撑了,反被陛下奚落了一番,说吃饭不吃撑了,怎么能叫吃饭。他听了反而觉得心酸,陛下是万民之主,得亿万百姓供养,却省吃俭用,一些唾手可得的河鲜就能让小皇帝吃的如此高兴。

赵昺吃罢早膳,蹬上顶甲板眺望江面,此时已是深秋,正是秋高气爽、草长莺飞,候鸟南飞之际,看着水鸟追逐着船队飞翔,江鱼不时跃出水面。他只觉天地辽阔,精神一振,可看到沿岸土地荒芜,村庄寥落之事,不由的又皱起眉头,叹了口气。

“陛下,得胜还朝,为何叹气啊?”不知何时,王应麟也来到甲板上,听到陛下叹气,出声问道。

“王相,荆楚之地乃是鱼米之乡,可如今却是百里难见人踪,成了鸟兽的巢穴,真是让人痛惜!”赵昺回首道。

作为现代来客,赵昺知道在现代人的认识当中,江汉平原肯定是鱼米之乡。甚至是比中原和关中平原又过之而无不及。在明清两代,中国最富庶的地方当苏江南和两湖平原了粮食几乎占了全国的七分之一,湖北也是在全国排前五的省份。可以说这两个地方风调雨顺,全国都不会发生饥荒了。

即便是此时,荆楚地区在晋室南渡之后,大量北方人口流落到荆州地区,同时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知识和技艺,荆州也一举成为仅次于金陵的重镇。到了北宋末年的时候,又有大批北方人南迁到荆襄一带,这时的江汉平原又一次的得到了大开发,和中原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在全国的重要意义开始凸显出来。

如今由于战争的破坏,人口散失,大片土地被荒弃,水利设施失修,再无昔日的繁荣。而要重新恢复起来,不知道要花费多少精力和时间。

“陛下心怀大志,忧国忧民,乃是天下万民之福,只要励心图治,不需多少年,这里会重新被开垦出来,变成阡陌纵横的良田!”王应麟望着两岸,指点着言道。

“王相可否愿意为万民谋福,再助朕辛苦几年?”赵昺扭脸问道。

“臣……臣愿为陛下、为万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王应麟听了一愣,早在去岁他就与一班老臣上书请辞,致仕归乡养老,却因为北伐而耽误了,他明白此次回京后便会有诸多老臣放归,自己也将离开朝堂。而当下皇帝之意,是在挽留自己,让他惊喜万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