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5章 所问非答(1 / 2)
赵昺基本弄明白了皇帝与三公九卿之间的关系。宰相本是皇帝的私臣,相当于皇帝的官家或是副官,理所当然的可以管理皇家事务。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宫廷只是朝廷下属的一个特殊部门,宫廷事务自然也归宰相来统治。
所以那时皇帝有什么事,交待御史中丞,御史中丞报告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再转报宰相。宰相有什么事,也照这个手续,由御史大夫转中丞,再转入内廷。如此赵昺却糊涂了,他受到的教育是中国自秦汉以来,都是封建政治,皇帝专制,这与史实有些差别。
“汉代之后,便是魏、晋、南北朝,朝代更迭频繁,中原震荡,官制混乱,未有什么建树,直至入唐才有了新气象。”王应麟见皇帝未置可否,以为其已经听明白了,接着言道,“唐朝一改汉时由宰相独掌朝政的格局,置三省六部分解相权,一曰中书省、二曰门下省、三曰尚书省,另置御史大夫掌监察之权。”
“中书省首长为中书令,门下省主管长官为侍中,尚书高官官为尚书令。唐分官阶为九品,第一二品官,均以处元老,不负实际行政责任。三品以下,始为实际责任官吏,中书令、门下侍中及尚书令皆为三品官。”
“哦,那时三省首长领朝政,为何官阶如此之低,又何以总领百官呢?”赵昺听了皱皱眉问道。
“陛下问的极是!”王应麟喝了口茶接着道,“中书依官名论,也即是在内廷管理文件之意;侍中则是在宫中侍奉皇帝;而尚书本即是皇宫内廷秘书。到唐代后则全由内廷官转为外朝执政掌管,与此前的职能完全不同,也正是如此才导致初期官阶很低。”
“原来如此!”赵昺点点头,想想也是宰和相,在春秋时代,也仅系封建贵族的家臣,但到秦汉则化私为公,变成了正式政府的执政官,后人效仿之也就不奇怪了。
不过赵昺知道王应麟跳过了一段没有说,也许是因为忌讳,也许是有所顾忌。以他所知历史上曾有‘中朝’一说,那是教科书上写的,想来不会是无端的猜测。而中朝的出现是因为皇帝发现宰相权力过大,自己已经被架空,行事受到了制约,以此来分宰相的权力,其中就有侍中、常侍、尚书中书令等官,当然这些官名出现的时间要早于汉朝。
尚书省尚书原本是秦代少府属下的小吏,在大殿之内办公,工作内容是专门负责发送各种文书。尚的意思是“掌管”,尚书作为官职便来源于此。由于尚书在皇帝身边走动,且能接触到不少机密文件,所以地位日益提高。
到了汉武帝时索性废了尚书,设立一个新机构——中书谒者,并以宦官充任令、仆射等官。这就说明中书谒者可以随时随地觐见皇帝,用宦官自然是因为正常男性不得进入后宫,而宦官可以。到了汉成帝时又废除中书谒者,重新以士人为尚书令、仆射,并增设三公、民、二千石、常侍等四曹尚书,这才是尚书仆射和六部尚书的来源。
士人自然是正常的男人,不能随意进入内宫了,如此他们就堂而皇之的成为朝官的一部分,进入了国家的体制内。至东汉时期尚书令的地位空前提高,无丞相之名而行丞相之实,三公也完全被架空。时间一长,皇帝对尚书令慢慢也不放心了,于是尚书令也开始走上三公的老路。
中书谒者被废除,到了曹魏时期设立了中书监和中书令。北周设立内史中大夫。隋朝为避讳所以改名内史令。唐代复原名。所以说门下省、门下侍中本来是秦朝丞相属下的小吏,因为主要负责丞相与皇帝间的公文往来,地位日渐提高,且西汉时期成为了一个头衔,任何官员都可以当。而侍中当时的职责相当于皇帝的生活秘书,甚至还得给他端屎端尿。
至于汉成帝的四曹,东汉改常侍曹为吏曹、选部。曹魏改为选部为吏部、二千石为都官、民曹为左民,并增设度支、祠部二尚书。东吴也设了户部尚书。西晋设起部尚书,主管工程事务。北魏设仪曹尚书,北齐设祠部尚书。北周设吏、民、礼、兵、工等部中大夫。隋朝改中大夫为尚书,并改都官为刑部。于是六部尚书的名称就这样定下来了。
“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各有职司。中书主发令,朝廷一切政令和旨意,皆由中书省发出,而名义上是皇帝的诏书,在唐时叫做敕。凡属重要政事之令,一定要皇帝下敕行之。但实际上皇帝自己却并不拟敕,而是中书省拟定,叫做定旨出命。在中书省中,中书令为正长官,还有贰辅官中书侍郎,中书侍郎下还有中书舍人,员额有七八人之多。”王应麟接着解说道。
“唐的三省制,中书舍人官阶并不高,他们却有拟撰诏敕之权。遇中书发布的敕令,多由他们拟撰。中书舍人拟稿,是分由各舍人各自拟撰,是谓五花判事。然后再由中书令或中书侍郎就许多初稿中选定一稿,补充修润,成为正式诏书,然后再呈送皇帝画一敕字。经画敕后,即成为皇帝的诏书,然后行达门下省。所以唐时朝廷定旨出命之权实为操于中书省。”
↑返回顶部↑